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別讓大人的不作為,成為孩子不幸的開端。
作者 | 土豆媽
【資料圖】
高開瘋走的《狂飆》,實在太讓人上頭了,忍不住一口氣刷完了全集。
這部劇,不僅劇情跌宕刺激,全員演技在線,而且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的、立體的,好人也有缺點,壞人也有溫情。
雖然是掃黑除惡的主題,但劇中也暗藏著許多對教育的警示。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思維方式,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帶著家庭的印記,會刻著父母的影子。
無論是高啟強的狠辣,高啟盛的瘋魔,還是高曉晨的叛逆,我們多多少少都能從他們的童年里,看出一些端倪。
他們的結局,也揭示了原生家庭的種種不幸,值得父母深思。
高家兄弟:
缺愛的孩子,很容易走上極端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一句話:
早年不被善待的孩子,長大后你別指望他會善待這個社會。
任何人碰到他們,都是災難。
這句話,說的就是高家兄弟。
大哥高啟強,本是一個老實善良的賣魚小販,13歲扛起家庭重擔,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終于把弟妹供養成了大學生。可后來卻一步步放棄了底線,成為只手遮天的黑幫大佬。
弟弟高啟盛,智商超群,名校畢業,本該迎來光明燦爛的人生,可他偏偏貪婪成性,不走正道,涉黑、販毒,成了殺人不眨眼的“凍魚殺手”。
他們的犯罪之路,看似是被命運捉弄,被現實所逼,但其實和早年的成長經歷脫不了干系。
小時候,家里很窮,連一碗豬腳面,都要三個孩子分著吃。
高父又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愛酗酒,愛打牌,還家暴,回家動不動就打老婆打孩子。直到高啟強13歲的時候,父母因車禍去世,他們成了孤兒。
有網友說,在這種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孩子,能走出來是幸運,走不出來才是常態。
因為他們的整個童年,從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呵護。
因為極度缺愛,他們活得戰戰兢兢、謹小慎微,性格也自卑、偏執、陰暗,所以只要嘗到一點“甜頭”,就很容易墜入罪惡的深淵。
犯罪學里有句名言:基因裝上子彈,性格瞄準目標,環境扣下扳機。
最初的他們,并不是惡人,而只是兩個渴望愛渴望依靠的孩子。
正如托羅斯所說,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的孩子,不被當作人看的孩子。
有兒童認知行為專家曾根據多年經驗指出,大部分的網絡成癮、暴力習慣、抗拒父母、積郁成疾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父母給予的愛不足。
心理學上有個“愛的空杯”理論,孩子的杯子空了,心就會干涸而死。
兒時的陪伴、家庭的和睦、穩定的情緒,這些都是我們不斷給孩子續杯的過程。
當孩子心中被愛填滿,才能生出陽光和溫暖,越過黑暗,走過荊棘,戰勝一切困難,向上向善。
李宏偉:
惡的不是孩子,是壞透了的父母
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決定了他后來往哪走。”
李宏偉就是一個被父親李有田親手帶壞的孩子。
李有田身為村長,表面憨厚老實,大公無私,實則笑里藏刀,陰險歹毒。
和高啟強談項目合作時,他故意讓李宏偉帶著一群混混攪局,自己唱白臉,兒子唱黑臉,結果兒子和高啟盛結下梁子。
為了報復高啟強,他指使兒子利用患有精神疾病的李青,去綁架高啟強的孩子。
在得知警察安撫了李青之后,李有田又去搶走了李青的藥物,強迫他停藥,而李宏偉就帶著同村人去找李青喝酒,把他灌醉,慫恿他去綁架。
李宏偉橫行霸道,壞事干盡,還染上毒品,而李有田不但沒有阻止和教育,反而覺得欣慰:“死小子,壞的像我。”
最后,李宏偉慘死在高啟盛的“凍魚”之下。
其實,不是李宏偉太壞,而是李有田太惡,李宏偉不過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犧牲品罷了。
知乎大V@青雀曾經說過一段話:
“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映射的是家庭的模樣。他們沒有道德的標尺,所有的行為準則,都來自家庭的示范。
沒有天生就該善良的孩子,只有沒有做好表率的大人。”
近些年,孩子違法犯罪的新聞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小,偷竊、搶劫、強奸、殺人。
比起孩子的不知悔改,更讓人氣憤的是大人們的不以為意。
為了幫孩子開罪,他們滿口謊言,妄圖狡辯,拒不道歉和賠償。
孩子與惡的距離,中間隔的其實是父母。
就像人民日報所說的,很多教育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根”在父母。
你自私,孩子必定惡毒;你狡猾,孩子必定奸詐。
如果自己就是個混蛋父母,又怎么要求孩子成為好孩子呢?
高曉晨:
把打壓當教育,摧毀孩子一生
《狂飆》中最讓人意外的角色,是陳書婷的兒子高曉晨。
陳書婷耗費心力、物力、財力去培養他,結果卻把他養廢了。最后,高曉晨因為尋釁滋事、搶劫犯罪,被判了5年。
回想陳書婷的教育方式,她踩過最大的坑就是——把打壓當成了教育。
她和兒子相處時,總是暴躁、易怒、動不動就發火,甚至動手打兒子。她把行走江湖的那份霸道和馴服小弟的那種強勢,全都搬到了家里。
兒子調皮搗蛋,她就用玩具砸他,逼著他道歉。
兒子受了委屈,她沒有安慰和共情,卻呵斥他:“屁大點事,有什么好哭的”。
兒子鋼琴練得再好,在她眼里還是不行:“練了一個月才練成這樣,還有臉說!”
即使長大成人了,她還是會用數“1,2,3”的方式來馴服兒子。
長此以往,高曉晨表面叛逆要強,實則自卑敏感。
他不斷犯錯、闖禍,其實不過是想得到大人的關注和認可。他拼命想證明自己,所以才會去干一些蠢事、壞事,一步步走上了歪路。
有研究證明,父母的譏諷、貶低和打壓,是直接導致孩子低自尊、不自信、不自愛的元兇。
父母若總是習慣用嚴厲的手段去壓制孩子,用惡毒的語言去貶損孩子,只會導致兩種結果:
孩子要么表現出極端的叛逆,要么直接被打趴下。
一位網友曾經哭訴,自己這輩子都打算不結婚不生孩子了。
從小到大,為了讓她聽話,父親總是用“以后也指望不上你”、“再也不管你了”之類的話來激她。
二年級被同學霸凌,父親就罵她是“窩囊廢”,還說“他們為什么不打別人光打你?”
被老師冤枉了,父親根本就不聽她解釋,只想讓她乖乖認錯,一氣之下又踹了她一腳,“老師能造你的謠?”
她覺得自己很差勁,一輩子都活得壓抑、自卑、掙扎,所以她選擇不結婚生子,讓這份痛苦在她身上結束。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養娃不是馴獸,而是種樹。
我們不會去訓練一粒種子生根發芽,只要給足它土壤、陽光和雨露,它自然能舒展枝條,最后枝繁葉茂。
養育孩子亦如此,唯有放下成見,放下批判,看見他的情感需求,給足他心理營養,關注他、肯定他、欣賞他,他才能自信出色。
黃瑤:
大人種下的惡果,報應在孩子身上
黃瑤是個可憐的女孩,母親黃翠翠生前是妓女,父親老默是個勞改犯。
小時候她受盡白眼,好不容易等來父親出獄,兩人本可以過上安穩平凡的日子。
但老默為了幫黃翠翠報仇,又一步步掉進了高啟強的陷阱,接連沾染了幾條人命。老默被高啟強要挾赴死后,黃瑤就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當偷聽到父親死去的真相后,她就偽裝起自己,在高家如履薄冰般活了二十多年。
為了給父親報仇,她認賊作父,豁出了自己的快樂和前程,活得痛苦而壓抑。
最后她終于親手把高啟強送進了監獄,但那一刻,她沒有復仇的快感,只有滿心的糾結,因為高啟強培養了她這么多年,危急時刻甚至為她豁出性命。
老默的錯誤選擇,讓黃瑤永遠地失去了父親,也失去了幸福的可能。
大人種下的惡果,最終都會報應在孩子身上。
這樣的劇情,現實中也比比皆是。
還記得那個舉報老師反遭唾棄的家長嗎?
家里雙胞胎小孩馬上中考了,家長找熟人托關系,找了一位物理老師補課。
當時一塊補課的共有4個孩子,補了15天,每節課100元。
按理雙胞胎共是6000元,但是家長交錢時想還價,少交1000元,老師沒有同意。
后來,課都補完了,雙胞胎也順利收到了高中的錄取通知書。
家長卻立馬反手舉報了這位物理老師,并且還附上了孩子補課時錄的音頻為證。
結果,老師背了處分,補課的錢也要回來了,家長還額外獲得了賠償。
可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正當家長沾沾自喜時,雙胞胎孩子卻慘了,學校里同學孤立他們,老師也都刻意和他們保持距離。
畢竟誰都不想引火燒身,誰都敢不相信一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家長,能教出善良正義的孩子。
家長這一波操作,贏了規定,卻輸了道德;贏了老師,卻賠了孩子。
《隱秘的角落》里有句經典臺詞,這個世界總是大人在犯錯,小孩在買單。
你背信棄義,孩子也要背負罵名。
你犯下的種種錯誤,其實最終折斷的是孩子的翅膀。
《狂飆》已經大結局,但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思考是永久的。
孩子成年后,種種被扭曲的思想和行為,其實早在兒時就埋下了深坑。
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我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我們的每一次思考、自省和成長,其實都是在給孩子種善因、修福報。
愿所有孩子,都能在愛和陽光下成長,守住善良,收獲幸福。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