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誰是全網“頂流”?
無疑就是ChatGPT了
#上線兩個月活躍用戶破億##會取代人類一部分職業##美國89%的大學生都是用ChatGPT寫作業#有關ChatGPT的多個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教育圈也表示了高度關注,同時,家長也有一些隱憂:ChatGPT這么強大,會成為“作弊”利器嗎?帶著家長的疑問,我們用高考作文試了試這位AI“頂流”。
在官網的聊天頁面中,ChatGPT的“自我簡介”十分坦誠:能夠記住與用戶早些時候的對話,可以根據用戶的提示更正回答方向,但偶爾也會出錯,數據庫的實時性有一定局限……
面對記者的提問,“頂流”的回答中規中矩。↓↓↓
ChatGPT寫了兩篇高考作文
隨后,記者以高考作文考了考ChatGPT,結果是這樣。↓↓↓
于是記者又搜索到作文原題給它,ChatGPT思考了約20秒開始生成文字。↓↓↓
但“頂流”有個問題,就是作文總是寫不完整,多次嘗試均是如此。↓↓↓
面對記者的寫不完整的疑問,ChatGPT的回答是——↓↓↓
考慮到也許是題目過長的原因,記者隨后又縮短問題,再次進行了嘗試。這次,同樣分為兩次詢問,ChatGPT終于寫出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共計689字,全程耗時約兩分鐘。↓↓↓
隨后,記者又讓ChatGPT寫了一篇2020年的高考作文。↓↓↓
一線教師點評:全篇只是在“講道理”
那么,這兩篇作文水平如何,能得多少分呢?一起來聽聽一線老師怎么說。
隨后,我們請樹德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鐘群以及成華區學科帶頭人、列五中學備課組長,高級教師曹興權分別對ChatGPT完成的兩篇文章進行了點評。
《可為與有為》
鐘群:25分
這篇文章從表面上看起來還很不錯,先進行溯源,繼而點明實質,再辨析利弊,條分縷析,邏輯是非常清晰的。但仔細閱讀就會發現文章存在嚴重的思維謬誤,即對“有為”的概念界定出現錯誤。ChatGPT認為“有為”是一種安于現狀的消極思想,除此之外,一般倡導考生在考場作文中綜合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尤其是善用事例論證來增強論證說服力,而本文全篇均為道理論證,雖然語言簡潔,但論證的力度是很欠缺的。
曹興權:?46分
綜合來看,這篇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條理清晰,對比辨析,完成度較好。但主要存在三點問題:其一,字數不足。如果按照閱卷標準,每少50字扣一分。其二,關鍵詞理解有誤。ChatGPT雖然指出“可為”與“有為”源于儒家哲學,但錯把“有為”理解成了“無為”,這是很致命的一點錯誤。其三,缺乏例證。簡單來說,全篇只是在“講道理”,沒有論據。
“如何為自己畫好像”
鐘群:36分
這篇就更差強人意了。首先還是字數不足的問題,有些老師會打得很低。我可能會給36左右,或者再低2分,因為那基本上不算作文,可以說只是列了幾條建議的提綱。
總體上講還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采用書信的應用文形式(雖然落款格式有誤),內容緊緊圍繞審視自我、規劃自我而提出建議。但所有建議均是干癟的列舉。
曹興權:44分
就這兩篇文章來說,ChatGPT目前的寫作水平可以算是高三畢業生的良好水平,在思維條理方面是很清晰的。但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對漢語、中國文化背后深層的含義理解不到位。無論是第一篇的“有為”,還是這一篇的“畫像”,它都無法準確地理解并延伸,這就導致它在面對創作類的題目時,寫出來的東西可能會浮于表面,文采欠缺。
引人思考:AI給教育帶來了什么?
至于家長們的擔憂,在看完這幾篇文章后,兩位老師均表示,如果學生借用AI寫作文,應該還是容易看出來的。“對于有固定答案的題目,學生用AI也許可以應付,但對于靈活創作類的,結果顯而易見。”曹興權說。
AI可能更適用于程式化寫作,表層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潔,但對于文學性要求較高、注重情感的個性表達的體類完成度就不會太好,至于詩詞多半只能畫虎畫皮難畫骨。
鐘群表示,如果多看幾篇AI作文,會發現它們的風格很相似,某些方面優秀得有點標準,透著一股冷冰冰的刻板味,而學生的作文就算有問題,也是個性不一、有呼吸、有脈動的問題。“在我看來,個性、情感和創造大概就是學生作文也是人類文學創作的優勢。所以同學們,作文還是只能你們自己寫,AI幫不上。”
那么,AI的快速發展對于教育有什么影響呢?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真的有可能代替教師嗎?
在曹興權看來,AI的發展確實令人驚嘆。“但是人與人之間心靈感情的碰撞,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是機器永遠不可取代的。”像ChatGPT這樣的產品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人類大腦學習知識的原理,從而使教學設計更加科學,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教學效率。
鐘群也表示,教育人不必因此感到恐慌,以后有很多工作可以由AI來完成,教育同樣受到巨大的沖擊,但這也推動著教育必須進行變革。“而且,人的思想和情感是事物發展的變量,也是創造力的源泉,在教育活動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豐富的寶藏,不可能被人機交流所替代,至少目前看不到任何可能性。”
紅星新聞記者 沙西雪兒
編輯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