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熱傳的很多輿論問題上,“專家”這個名詞,都扮演著一個略顯尷尬的角色。
比如最近有專家聲稱,“年輕人工資低可能是能力不夠”,瞬間就沖上了熱搜榜第一,成為諸多沉浸在網絡上的年輕人,抱怨和宣泄的對象。
(資料圖片)
這位專家的原話說的是:
“現在很多年輕人真的很不像話,沒有錢花了就覺得是父母給得太少,或者覺得企業、老板給的工資太低。其實很少有年輕人去反思,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不夠,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資。”
可想而知,如此和眾多年輕人心目中“自以為是”的精神世界產生強烈沖突的言論,自然難以在“初衷美好”的前提下,贏得年輕人的支持和認可。
畢竟面對每年上千萬高校應屆生和動輒數百萬考研、考公“大軍”的嚴峻形勢,年輕人對于當前求職就業困難的認知,是有著不少怨氣、無奈和痛苦的。
再說了,難道有些年輕人的工資低,只是因為能力不夠嗎?
首先,城市生活成本過高,讓年輕人壓力很大。
最明顯的,是那些在985和211大學畢業,然后留在一線城市里的“高材生”,盡管他們從中小學開始就非常努力,并且一路通過中考和高考的篩選挑戰,實現了自我和家庭的“階層躍遷”,并且有不少年輕人都擁有了相對體面和優越的工作收入。
但是很遺憾,因為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過高,房產、教育、生活和養老費用的節節攀升,使得一些年輕人即便是擁有“月入萬元”的工資待遇,依然在如今這個到處崇尚“消費主義”的現實中,感到不堪重負。
怪不得有網友對于此專家的片面言論嗤之以鼻:
“你可以說我的能力不夠,但是不代表所有年輕人的能力都不夠。”
也就是說,在現實環境下,收入高和收入低的高校畢業生,都會或多或少地面對“入不敷出”的尷尬窘境。
而這一切,并不僅僅只是因為年輕人的能力不足。
其次,年輕人的工資低,有競爭激烈的原因。
這是顯然的,畢竟每個用人單位和老板,在面對經濟效益和利潤成本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是在同等條件下招收更高學歷的畢業生,然后在盡可能留住年輕人的前提下,付出理論上最低的薪水。
那你們看看,現在是個什么就業局面?
就連清華北大和海外名校的碩博士,畢業回國以后都要面臨不小的就業壓力,甚至不得不“降維打擊”,和國內雙非院校的畢業生一起競爭沿海城市街道辦干事或中小學教師的崗位。
最后的結果就是,盡管這些名校畢業生被用人單位“高薪聘請”,并以人才引進的噱頭,拉攏到基層崗位上,可是沒過兩年,有不少高材生的福利就減了、工資就低了、補貼就少了。
那么你們能說,這些頂尖名校畢業生的工資低了,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夠嗎?
我覺得像這種事情,不是一兩個專家能夠講得清的。
最后,現在很多用人單位,過分看重“第一學歷”。
這就導致一些素質能力很強的年輕人,在一些“書呆子”的四處環繞之下,根本就無法脫穎而出。
試想一下,一個理論知識不太行,只能考上雙非院校的年輕人,在畢業以后去應聘一個偏重實踐、口才和能力的工作崗位,但是在用人單位和面試HR的眼里,這種學歷不行但溝通能力出色的年輕人,根本就不可能順利進入任何一家,哪怕只需要操作工和基層人員的企事業單位。
換句話說,當大多數招聘單位和企業老板的用人觀念,始終停留在“重學歷、輕能力”的水平上,很多確實有能力、口才和魄力的年輕人,很難進入專業對口的實踐性崗位,甚至只能進廠在流水線上打工。
那么像這種情況導致的工資收入低,你就算是專家,又怎么能忍心責怪現在的年輕人不努力、不奮斗,能力也不夠呢?
況且根據2020年智聯招聘公布的數據,即便是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工資收入的“中位數”,也不過是6906元和6378元,至于其他一些網絡上公認的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的工資中位數均在6000元以下。
那么你能說,所有年輕人的工資收入低,都是因為能力不夠嗎?
總之,現在有不少年輕人的能力、付出和收入,談不上正比與匹配,歸根到底,是社會經濟、就業形勢和用人觀念相互影響的結果,絕不能一出現問題,就把包袱和壓力甩給新一代年輕人。
這樣既不體面,也不客觀,更配不上被社會所認可的“專家”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