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丁蟹效應?
丁蟹效應(又稱“秋官效應”)是股票市場的一個奇特現象,指的是從鄭少秋于1992年在《大時代》中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電影等,恒生指數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象。“丁蟹效應”屬于“自我應驗預言”的一種,由于部分投資者相信這特殊股壇現象,生怕相關效應必定靈驗,從而導致他們手中的證券投資將會下挫,于是部分投資者便進行非理性的減倉,使證券市場出現暴跌。從科學分析,當今社會財經理論并無客觀的證據顯示丁蟹效應能左右到主流投資界的選擇或偏好。
丁蟹效應事件是怎么由來的?
1992年10月,香港無線電視播放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大時代》。故事講述由鄭少秋飾演的丁蟹,經常在股票市場的熊市中借著拋空恒生指數期貨而獲取暴利,正好當時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損失慘重。因此得名“丁蟹效應”。
此后,幾乎每次鄭少秋參演的電視劇、電影或節目播出時,股票市場都會有顯著下跌,鄭少秋與“股患”畫上了等號。據不完全統計,鄭少秋的電視劇、節目播出后股市有明顯下挫記錄的達到了32次。
最厲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俠傳》一經播出,恒生指數跌破一萬點。事有湊巧,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爆破之時,鄭少秋都有電視劇上演,“丁蟹效應”之說因此不脛而走。 “丁蟹一出,股市就瀉”,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廣為傳播。
鄭少秋女兒鄭欣宜也被指與爸爸鄭少秋同樣,有劇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瀉。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劇《畢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訴說該劇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數再次呈現每一日下滑的趨勢,網友稱鄭欣宜是“丁蟹效應2.0加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