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如果全社會的傳統金融業務,如信貸、杠桿、抵押都出問題了,提升產業集群能力的新手段是什么?
“答案是,用基金。”7月3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在“2022中國財富論”上談到,我國的產業基金和地方引導基金需要一種特殊收益,但這種特殊收益不是資本獲取了多少錢,而是要帶來新產業的聚焦。“例如,今天我們再也不說一個自貿區里有多少家銀行,而是看有多少引導基金,引導了多少風險。”
王忠民認為,園區資金獲得的最大收益率來自于產業鏈,來自于新產業鏈當中的聚焦點、突破點。如果產業鏈成熟,或者其中成長起來的產業集群可以成立一個獨立的社區、園區、產業集群,這樣帶來的GDP提升、改造、稅收產生的龐大外部收益,才是地方引導基金應該追求的;如果產業集中度、集群、產業數都有的話,資本自然會把土地價格抬高。
在數字化時代的背景下,王忠民也建議,自貿區應該抓住的產業的突破口和場景的突破口。“全球經濟都在數字化,而數字化從前期場景革命到現在的云革命,其中的聚焦點,生產原點高度契合于園區。”他提醒,行業需要用新的金融、技術和商業邏輯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并引導其產生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全新成長邏輯。
關鍵詞: 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