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張力韻5月9日報道:“目前,被封困在我們樓組內的快遞小哥們,因無收入來源,生活發生了困難,現動員全樓組業主自愿捐錢、捐物,幫助他們和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4月底,一封由靜安區華祺苑15號樓“一長五大員”在樓組群發布的《關于自愿捐錢捐物給樓組內被封困的快遞小哥的建議》,在樓組群收獲了居民的熱烈響應。
“我家有米!”“我可以提供油!”短短三小時,樓里的23戶業主紛紛捐款、捐物,募集到人民幣6100元以及油、米、面、牛奶等生活物資。
“有的居民捐贈了自己家里大米、油、餅干等物資,還有些居民直接捐款,最多的一戶捐贈了1000元,非常感動。”樓組長李曰驥告訴記者,“一開始沒想到大家會這么積極,無論捐款捐物,都是居民的一份愛心。”
“當一份份帶著每戶業主的愛心傳來時,也深深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愿者,在這生活了20年的左鄰右舍,面對疫情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奮戰,用我們的大愛互幫互助,迎接上海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的那一天,謝謝大家!”收到居民們的一筆筆善款,樓組社保委員管建平也是激動不已。
當快遞小哥們收到一份份帶著每戶業主傳遞的愛心時,被深深感動著。“感恩我們居住在15號樓,謝謝你們的無私的奉獻,愿疫情早日結束,謝謝大家!”
為了表達對居民們的感謝,快遞小哥們主動做起了樓組志愿者,積極協助發消殺和放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送到每戶居民家門口,以防止人員聚集,降低傳染風險。
封控期間,靜安區北站街道永順居民區各樓組的樓組長、志愿者堅守在防疫一線,發通知、做統計、挨家挨戶送抗原自測試劑、分發物資……盡心盡力為居民服務。
居民之間也是互幫互助,群里一聲吼,誰家缺蔥姜蒜,誰家缺蔬菜、水果。愛心鄰居總會相互調劑,溫馨的畫面比比皆是。鄰里之間,在這個特殊時刻,互幫互助,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疫情當前,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沖鋒在抗疫一線,許許多多的熱心居民在鄰里面對困難時守望相助,他們的名字或許不在志愿者名冊上,但卻以大愛和奉獻,詮釋了每一個人都是戰疫者的擔當和責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