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全媒體平臺進行的一項題為“你最關心哪些兩會議題?”的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顯示,96.7%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靈活就業服務窗口。(3月10日中國青年報)
“靈活就業”是吸納就業的蓄水池,是社會安定的穩定器,也是促進消費的重要抓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今年眾多高校的就業報告顯示,靈活就業人數呈增長趨勢。去年領英發布的《95后職業價值觀基礎研究報告》顯示,超七成年輕人表示愿意嘗試新生職業,并努力將職業向自身興趣靠攏。《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顯示,2021年,逾六成(61.14%)的企業使用靈活用工,靈活用工比例上升5.46個百分點。年輕人之所以主動選擇靈活就業,更多是出于“想多走走,多看看,多經歷”的想法。這給了他們一個了解真實社會的過程,同時可以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個人優勢和興趣,對自己的能力和發展方向進行一次校準。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面對著急需解決的一些“急難愁盼”問題,政府和社會如果不能及時聽到他們的呼聲,及時跟上服務,則不利于靈活就業的穩定。
對于靈活就業,受訪者覺得面臨的主要難點是收入不穩定(63.1%),獲選率排在第一位。然后是行業迭代快,吃“青春飯”(57.2%)和沒有完善的社保(51.6%)。也就是說,在靈活就業的公共服務上,急需細化舉措,加強落實,讓年輕人靈活就業更有機會感、歸屬感和安全感。
因此有必要設置靈活就業服務窗口,打通靈活就業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這個窗口可以是在“戶外勞動者驛站”增設觸摸屏,方便騎手在休息的時候了解相關政策;可以是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專座,讓年輕人通過熱線咨詢相關問題;可以是政府建立的“靈活就業公共服務平臺”,讓年輕人在上面找政策、找工作、求幫助。在機會感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歸屬感上,為這一群體爭取話語權,提高其對話能力;在安全感上,提高用工政策中對靈活就業的包容性和靈活性,在勞動關系、勞動權益保障、勞動監管、勞動糾紛等方面填補有關法律法規空白,解決“青春飯焦慮”等職業痛點。
“有就業無門檻、有勞動無單位、有傷殘無工傷、有風險無保障”,靈活就業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此,代表們也紛紛從各方面支招,比如,要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專項整治違法用工企業,讓實際用工的企業共同承擔用工主體責任;要設立勞務外包市場準入機制, 提高經營勞務外包業務門檻;要暢通維權解紛渠道,靈活就業類勞動者加入工會維權......這樣的支招,更應該成為常態,而靈活就業服務窗口就是最好的載體。期待各地加以探索,通過靈活就業服務窗口為靈活就業者撐起“保護傘”,為企業靈活用工裝上“導航儀”。
關鍵詞: 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