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華東醫藥(000963)(000963)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4月21日接受機構調研,中信證券(600030)、工銀瑞信基金、盛曦投資、深梧資產、尚藝投資、尚誠資產、善澤資產、潤暉資產、融通基金、仁布投資、中信資本、清池資本、高毅資產、智誠海威資產、正心谷創新資本、勤辰基金、前海聯合基金、謙璞資產、浦科飛人投資、平安資產、平安基金、鵬揚基金、磐澤資產、摩根士丹利、磐厚蔚然基金、寧銀理財、民生通惠資產、冪加和基金、盟洋投資、曼林基金、廬雍資產、龍航資產、理成資產、康曼德資本、銀華基金、凱昇投資、玖鵬資產、久奕投資、景泰利豐投資、京港偉業投資、津杉資本、金輦投資、江海證券、嘉實基金、佳盛資產、中信里昂證券、循理資產、混沌天成資管、翙鵬投資、惠正基金、匯升投資、匯蠡投資、匯豐晉信基金、幻方量化投資、華夏久盈資產、華泰保興基金、申萬宏源(000166)證券、華融基金、華能信托、中航信托、洪運瑞恒基金、泓盛資產、宏道投資、致暢投資、紅土創新基金、紅石榴投資、紅籌投資、國泰君安(601211)、弘尚資產、橫琴長樂匯資本、橫琴淳臻投資、恒復投資、恒大人壽保險、鶴禧投資、賀騰資產、河清投資、杭州銀行(600926)、諸暨農商銀行、中信保誠基金、重陽投資、中再資產、合眾資產、合眾易晟投資、禾其投資、昊澤致遠投資、航長投資、漢和漢華資本、海之帆投資、海金所資產、中金基金、海富通基金、國新投資、國泰君安資管、國泰基金、國融基金、國任財產保險、瑰鑠資產、廣州金控、廣發資管、光證資管、華夏基金、觀富資產、固禾資產、復華投信、蜂巢基金、灃楊資產、豐琰投資、敦和資產、篤道資產、東亞前海證券、鼎鋒資產、天風證券(601162)、華富基金、德邦證券、丹羿投資、大箏資產、大家資產、淳厚基金、沖積資產、晟盟資產、誠盛投資、成泉資本、博遠基金、永贏基金、彬元資本、抱樸容易資產、安聯保險資管、Zenas Capital、Western Leadbank FMC、Value Partners Group、Valliance Asset Management、UBS、TX Capital、Tairen Capital、國海富蘭克林基金、Springhill Fund Asset Management、Schonfeld、Power Pacific Coporation Limited、Polymer Capital、Platina Capital Management、Overlook Investments、Open Door Investment Management、Millennium Management、Knight Investment、HBM Partners、華泰柏瑞基金、Greenwoods Asset、Goldman Sachs、GL Capital、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Eastspring Investments、Cathaylife、BOCHK ASSET MANAGEMENT、Blackrock、Also Boyu Capital、AIHC Capital、東吳基金、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投資者、光大保德信基金、天弘基金、中加基金、國元證券(000728)、廣發證券(000776)、海通證券(600837)、中海基金、南方基金、招商證券(600999)、東吳證券(601555)、方正證券(601901)、華創證券、長江證券(000783)、長見投資、長城國瑞證券、東海證券、中金公司、中天國富證券、中郵證券、東方證券(600958)、民生證券、國聯證券、國開證券、國海證券(000750)、國都證券、云溪基金、加拿大鮑爾、興業證券(601377)、中郵人壽保險、新華養老保險、太平養老保險、平安養老保險、上海人壽保險、人保資產、華安基金、源樂晟資產、源峰基金、源馳投資、中信建投(601066)、源乘投資、元葵資產、域秀資本、優益增投資、涌津投資、興業銀行(601166)、楹聯投資、溋灃資本、胤勝資產、銀杏環球資本、華泰證券(601688)、懿德財富投資、逸原達投資、易正朗投資、易同投資、易方達基金、玄甲基金、興業基金、星壤資產、信達澳銀基金、鑫元基金、浙商證券(601878)、鑫嵐資產、鑫博潤資產、先鋒基金、西部利得基金、萬利富達投資、萬家基金、同泰基金、景林資產、中郵創業基金、同犇投資、海通國際、通晟資產、天治基金、天風資管、天蟲資本、泰旸資產、泰康資產、太平資產、四葉草資產、世誠投資、盛宇投資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相關資料圖)
問:公司在動保領域的規劃?目前公司在該領域,布局了哪些品種?
答:公司將以南農動藥作為公司工業微生物動保領域的發展基礎,雙方優勢互補,在研發、生產、質量、銷售端資源整合,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在研發端,華東醫藥已儲備 10 余種寵物動保高端原料藥、多款大健康原料在動保領域的應用開發、10 余款人用藥轉寵物藥的潛在機會,未來可實現原料制劑一體化發展。雙方研發團隊將通力合作,優勢互補,未來五年,將陸續開發上市數十款動保產品,解決寵物和水產動保領域更多未滿足的市場需求痛點。在銷售端,南農動藥在現有市場銷售團隊的基礎上,將依托華東醫藥強大的商業化能力,組建專業的寵物和水產動保全國市場營銷團隊,加強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借鑒華東醫藥人用藥學術營銷推廣模式和體系建設,重點培育10款以上產品力領先的大品種,提高產品市場滲透率,打造華東醫藥動保明星品牌。在產業端,華東醫藥將依托人用藥深厚的產業基礎,形成動保原料制劑一體化發展,搭建動保領域核心供應鏈體系,完善“需求-研發-生產-銷售”的商業閉環生態,打造國內動保標桿企業。
問:本次南農動藥項目以 6 億收購 70%的股權,這次標的收購的定價是怎么考慮的?以及收購后的是否會有相關的經營考核標準?
答:本次交易對價最高不超過 2.65 億元。股權轉讓款和增資款共計20,533.33萬元,除按照股權轉讓和增資約定支付投資款外,在南農動藥未來經營過程中達成協議約定的經營目標和產品研發注冊進度等重要經營事項后,支付合計不超過 6,000 萬元的里程碑付款。
公司組織專業團隊對標的公司進行了業務及財務、法務等方面的盡職調查,對其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在盡職調查基礎上各方經商務談判達成股權合作協議。本次股權交易的定價,以標的公司的產品、技術、場地設備、研發實力、行業地位、客戶資源和品牌影響力等因素為主要依據,對標的公司的估值主要考慮了其潛在業務的成長性,綜合考慮同行業估值標準,同時參照近年來市場可比交易的相關估值作價案例,并結合公司內部相關估值測算,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定價公允。且公司看好寵物和水產動保賽道的發展潛力,認為當前為合適切入時機,公司認為其規模效應漸顯,且在研產品儲備豐富,預計將進入快速發展和持續盈利階段,符合公司工業微生物業務發展戰略布局。
問:公司工業微生物在 ADC 藥物原料方面的業務布局和量級?
答:公司工業微生物下屬的琿達生物已經完成了現有主要 DC毒素的商業化開發,取得了甲磺酸依喜替康和 DM1 的美國 DMF 注冊,并計劃于今年完成 MME 的美國 DMF 注冊,在國內 DC 毒素領域位于前列。從產線布局來講,公司在江蘇九陽和杭州,已完成生物發酵和半合成相關的工業化生產線布局。從產能設計規模來說,能夠滿足未來商業化發展需求,年產能根據品種的不同,從十公斤到幾十公斤不等。同時,琿達生物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和化學修飾技術,進一步拓展新型毒素和連接子(linker)的開發,并向下游拓展 DC藥物小分子部分(毒素-Linker)的生產業務,未來將形成毒素開發生產和 DC 藥物小分子生產業務并行前進的格局。除服務于公司內部自有產品管線需求,也希望更多通過國際化拓展,為國內外其他的DC 企業在小分子領域提供系統化的服務。
2023 年 1 季度,公司建成了一個公斤級別三條生產線的生產基地,且符合 GMP 和 OEB 5 的標準,并快速迎來了日本、美國還有韓國客戶的現場審計。
問:今年公司醫藥工業和醫美業務的成長性展望?
答:醫美業務中,今年一季度海外醫美 Sinclair 實現合并營業收入 3380 萬英鎊(約 2.84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8.89%,增速同比放緩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區域訂單有所延遲,預計二季度起增速將逐漸升;國內醫美方面,盡管今年一季度外部情況較為特殊,但欣可麗美學仍超出計劃預期較好地完成了業績任務,隨著國內消費市場持續復蘇向好,國內醫美業務今年也有望取得更好表現。
醫藥工業中,公司核心產品都處在增長階段。公司負責進行商業化的尼欣那?、和輝瑞公司戰略合作的3款產品、淫羊藿素軟膠囊,也將為推動公司業績成長帶來積極貢獻。在原有的在售產品存量之上,公司利拉魯肽注射液糖尿病適應癥已獲批,預計 5 月份開始正式上市銷售,減肥適應癥也有望于今年獲批。公司與科濟藥業合作在中國大陸進行商業化的CR-T產品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其上市許可申請于2022 年 10 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目前處于審評階段。此外,仿制藥中,公司卡格列凈片于 2023 年 1 月獲批上市,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索拉片于 2022 年 11 月獲批上市,這些產品也有望進一步帶來增量。
問:能否介紹下公司 CSO業務的增長態勢?
答:公司與武田制藥、輝瑞等跨國藥企以及國內北京盛諾基等創新型藥企開展中國市場原研創新產品的獨家商業化合作。上述戰略合作產品今年將爭取更高的銷售收入。對于公司來說,CSO 業務可以利用公司現有的渠道和商業化能力,持續為公司帶來直接增量,并且對于公司后續創新產品的上市,也起到了提前練兵布局的作用。
問:公司一季度報告中到扣除股權激勵費用和參控股研發機構損益后的歸母扣非凈利潤,請這兩個部分分別大概有多少?
答:2023 年一季度,如扣除股權激勵費用及參控股研發機構等損益,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8.55 億元,同比增長 14.99%。2022 年,公司已將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對 2022 年~2025 年各期會計成本的影響進行公告,具體內容詳見公司于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披露的《關于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登記完成的公告》(2022-075)、《關于向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2022-074)。
公司參控股研發機構主要為公司研發生態圈的研發型企業,包含道爾生物、江蘇荃信、重慶派金、Heidelberg Pharma 等。在研發項目進入臨床后,整體研發投入會相應增加,進而影響公司凈利潤。在2023 年一季度,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約為-5282 萬元。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參股的研發型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報表體現的投資收益影響也可以視作研發投入,只不過在財務科目上是因為是參股的企業,只能是以投資收益的方式體現,而事實上這些研發機構基本上的費用幾乎都是研發的投入,這些對于公司的創新轉型也是有重要意義的。
問:一季度財務費用漲幅較大,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 2022 年因海外投資等需求,包括置換 Sinclair 貸款的原因,有 1 筆 1.5 億美元(約 10 億元)的銀行貸款,分別從 3、6 月份放貸,去年一季度同口徑無該大額貸款。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來,隨著美元的不斷加息,整個海外的貸款資金成本飛速上漲。所以公司在去年年底,包括今年在一季度的季末,都進行了海外的銀行貸款歸還。當然在一季度的里面,海外的貸款的資金成本還是會有發生,所以2023年一季度財務費用增長的核心原因之一是銀行貸款相對高的利率成本的影響。從 4 月份開始,公司整個財務費用將會大幅改善,因為至少有 2/3 的銀行貸款資金已經歸還掉。
另外,2023 年一季度的利息收入跟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減少,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今年以來央行也持續降準,調整存款的基礎利率,銀行存款的利率也是在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持續地在調整負債結構,優化貸款,公司的貸款在持續的減少,相應貨幣資金水位有所下降,導致存款的收益也有所下降。所以這兩個相結合導致財務費用跟去年一季度相比是增幅比較高。從財務預測來看,從二季度開始,整個財務費用將會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費率會持續下降。
華東醫藥(000963)主營業務:集醫藥研發、制造和銷售、藥品分銷及零售、醫藥現代物流、健康產業、醫療美容產品制造和銷售。
華東醫藥2023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01.15億元,同比上升13.23%;歸母凈利潤7.55億元,同比上升7.23%;扣非凈利潤7.58億元,同比上升8.45%;負債率37.97%,投資收益-6175.27萬元,財務費用2915.08萬元,毛利率32.86%。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9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7家,增持評級2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57.24。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凈流入1.08億,融資余額增加;融券凈流出3340.53萬,融券余額減少。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華東醫藥(000963)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相對健康,須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利潤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5星,好價格指標2.5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