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知不覺已過了4個月份,今年以來信創、AIGC、ChatGPT等成長型標的表現突出,取得了不俗的收益率。而醫藥作為所有人必不可少的剛需行業,無疑是極具成長前景的,但其開年以來卻一直表現平平。2023年醫藥基金還有機會嗎?成了大家心中的疑問。
醫藥行業從2021年集采落地以來,便開啟了漫長的調整周期。在這輪調整中,不論是下跌深度還是時間長度都已較為充分的反應了集采的利空。隨著相關公司基本面的逐漸好轉,許多醫藥基金也在大家關注不到的角落中逐漸企穩,走出了緩慢爬坡的走勢。而天弘基金的大健康投資總監郭相博就是其中之一,以他的代表作天弘醫療健康混合為例,從2022年9月30日以來,截至4月6日,天弘醫療健康混合的凈值小幅回升了9.2%左右,區間最高漲幅超過30%,成為少數率先爬出谷底的醫藥基金之一。(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郭相博,8年證券從業經歷,5年基金管理經驗。紐約大學碩士學位,歷任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部門主管,2014年2月加盟天弘基金,歷任股票研究部研究員,現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天弘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天弘醫藥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研究部大健康投資總監。
(資料圖)
天弘基金郭相博,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實業經歷的醫藥內行人。在同仁堂(600085)研究院工作期間,郭相博推動了治抑郁藥“巴戟天寡糖膠囊”從臨床三期至獲批,對醫藥產業有全面深度的了解。而其多年的實業經歷令郭相博研究企業時更具實業眼光,善于抓住企業基本面的主要矛盾,為客戶帶來超額收益。
由郭相博獨立管理的天弘醫藥創新(010655)是市場上少有的聚焦于醫藥創新領域投資的基金,尤其重點關注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醫療(002173)等領域。天弘醫藥創新在市場上行階段和下行階段均能跑贏中證申萬醫藥生物指數。截至2022年12月底,天弘醫藥創新2019年以來的回報達137.3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僅為33.05%;位列晨星行業混合·醫藥基金三年期業績排行榜9/32 (截至20221230)。對于醫藥行業,郭相博作為從業經驗豐富的投資老將,其對于公司投資價值的挖掘和凈值回撤的控制有著獨到的見解,下面就來看看郭相博的觀點。
醫藥行業負面預期充分消化,認知修復帶來投資機會
在醫藥行業經歷了幾年的浮沉后,近期沉寂許久的醫藥行業久違地迎來了強勢反彈。我們知道醫藥板塊從2021年開始就逐漸進入了熊市,對于過去兩年醫藥板塊持續調整的原因,郭相博回答道:“過去兩年醫藥板塊的熊市主要邏輯是大家開始發現國內醫保局的談判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醫保談判能幫助藥企快速進入醫院,但同時也會壓低售價和毛利。而創新產品的出海又沒有那么順利。于是,我們看到整體創新類公司出現了明顯的泡沫破裂,有些港股創新藥公司甚至跌了90%以上。”
而進入到后疫情時代后,醫藥板塊的投資預期又變成了“炒恢復”,市場認為疫情結束以后,各行各業都可以回到2019年的增長。但實際上我們再也回不到2019年了,不光后面可能會出現的二次三次沖擊,而且在這一波疫情以后,疾病譜和用藥結構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過去兩年醫藥行業面臨熊市的主要原因。
對于后續醫藥行業的行情,郭相博認為,每隔5~6年,醫藥板塊都會經歷一次景氣周期,在2010~2015年中,醫藥板塊的主要邏輯是醫保大擴容帶來的仿制藥投資機會和??朴盟庍M口替代邏輯,2015年代2020年則是醫??刭M集采,從仿制藥到創新藥轉變過程中帶來的投資機會。而2023年醫藥投資同樣有望開啟新周期。展望醫藥行業未來,真正的投資機會不會是一個相同于過去的投資邏輯,而是后疫情時代新技術和新形態帶來的醫藥消費新場景。 這些才是真正醞釀長期投資機會的領域:
從2023開始,郭相博看好四個賽道: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生物制品和創新服務商。首先,郭相博認為估值的高低切換可能仍會持續,比如過去很多創新藥都經歷了很大的跌幅,導致公司股價遠低于內在價值。而隨著未來創新藥的持續獲批,相關板塊的投資邏輯會從炒預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貢獻收入、兌現利潤的過程,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此外,在后疫情時代,一些新場景和新技術同樣會帶來許多的長期投資機會。包括疫情期間大家養成了網上購藥的習慣,帶動了一些諸如線上診療、線上問診、遠程CT的新消費場景出現。包括疾病譜的持續變化,創新藥也不再只是局限于腫瘤領域,一些其他領域的產品同樣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守正出奇、以醫藥內行人視角做醫藥投資
在具體公司的挑選上,郭相博在過去幾個月醫藥行業的反彈中的超額收益很突出,在深度研究了郭相博的投資邏輯和風格特征后,我們發現,郭相博是一位具備實業風格、守正出奇、以阿爾法收益為主的醫藥基金經理。
郭相博是業內為數不多擁有實業經歷的醫藥內行人,這也令郭相博研究企業時更具實業眼光,善于抓住企業基本面上的主要矛盾,調研能夠深入產業一線,能更準確地判斷各個醫藥產品的消費前景。
“市場上的研究力量大多集中在幾十只醫藥熱門股上,但還有大量的股票沒有被覆蓋研究,這其中會有不少優質公司。我希望能夠找到最具有阿爾法的股票,以真成長實現可復制、可持續的超額收益?!睂τ谕顿Y方法論,郭相博這樣回答道。
比如,郭相博在調研一家治療膀胱癌的公司時發現,由于膀胱癌患者需要進行導尿治療,但市場上的相關產品卻治療體驗不佳。不過,有一家國產廠商的新產品卻做得特別好,它的產品上面有一個抗菌涂層,不容易發生細菌感染;而且涂層是親水的,插拔的時候很順滑,患者的治療體驗改善明顯。
對于這些細節,沒有相關實業經歷是很難判斷的,但是郭相博卻能抓住這個機會 ,在通過實地調研確定了公司基本面情況之后,他大膽重倉了這家當時只有20多億元市值的小公司。后來,隨著公司業績持續兌現,股價也持續上漲,市值從20多億元漲到60多億元。
這樣的勤奮調研與郭相博對行業的認知密不可分。他認為行業的成長主要是靠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替代老產品和服務。所以對于行業景氣度和產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比如,郭相博早在2019年就發現了醫藥行業成長大幕剛剛拉開,其中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進口替代邏輯的醫療設備公司是景氣度較高投資方向,存在超額收益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2019年邁瑞醫療(300760)也在不斷進行研發投入、推陳出新,例如亞重癥中央站HYPERVISOR X、中端監護儀ePM系列、新一代AED BeneHeart S/C系列、高端麻醉機A9/A8、高端手術燈HyLED X 系列等等。持續的研發投入,新產品的推出、更新、迭代,為邁瑞醫療帶來了可持續增長的業績,因此,郭相博才能在2019年至2022年四季度持續重倉邁瑞醫療,期間漲幅達81.4%。
郭相博總結復盤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論,他認為做好醫藥投資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結合。在宏觀研究上,需要看準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而具體到公司上,需要有實業思維,能夠提前洞察到企業的基本面和護城河的來源。
在投資時,郭相博始終堅持獨立思考,不拘泥于熱門賽道,不跟隨市場風格預期,不局限于市值大小,不押注單一細分行業,善于在市場關注度不高時重倉優質公司,形成“獨門”重倉股。對于自己的投資能力,郭相博十分具有信心,通過自購長期持有自己產品的方式,綁定自己與客戶的利益,力爭為客戶帶來超額收益。展望未來醫藥行業的行情,郭相博也十分具有信心,他相信隨著政策利空預期的逐步兌現,醫藥在未來一定會走出一條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主線。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購買前請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請投資者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