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方成長先鋒基金募集資金規模高達321.15億元后,近日又誕生兩只發行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基金,分別是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期和工銀瑞信高質量成長,均為混合型基金。《證券日報》記者最新梳理后發現,年內公募基金爆款產品數量已突破20只,其中發行規模超百億元的新基金已突破10只,涵蓋偏股型、偏債性、混合型基金。與新基金火爆發行相對應的是,部分存續的老基金產品卻紛紛發布暫停申購公告,令基金申贖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債市調整和基金經理對個人IP形象的打造,是今年爆款公募基金頻出的兩大重要原因。另外,部分基金出于資金限流等方面的考慮,通過暫停申購來控制規模,則是基金申贖市場分化加劇的一大主因。
《證券日報》記者從基金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已有基金公司下一步將指數基金作為重點布局的方向。
今年爆款基金新產品頻出
日前,南方成長先鋒發行規模一舉突破320億元,不僅創出今年單只新基金募資規模新高紀錄,還因此成為史上募資規模排名第三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后發現,年內爆款基金產品數量目前已突破20只。其中,規模超過百億元的新發基金數量就已超過10只。繼南方成長先鋒成功發行320億元之后,易方達均衡成長的募集規模也逼近270億元。此外,近日發行的中銀順興回報一年持有期、工銀瑞信高質量成長的規模也突破百億元。在這些基金產品中,包含了偏股型、偏債型和混合型產品。
所謂“爆款基金”,通常是指募資規模超過百億元,或是提前募資結束、在短期內就售罄的基金,是受投資者熱捧的一種市場表現。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居民儲蓄存款向股市“搬家”的現象正在延續。近日,多家基金公司陸續推出爆款基金,年內基金銷售紀錄屢被打破,掀起了基金銷售的又一個高潮,春節后出現一天售罄的基金高達20只以上,單只基金銷量超過100億元的也超過10只。最近一個月,權益基金募集總額已超過2000億元,為股市提供了更多的彈藥。
楊德龍介紹說,銀行和保險多渠道引導居民儲蓄進入資本市場,做價值投資、長期投資,這是年內資本市場的重大轉變,為A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當前我國居民70%的資產配置在樓市,配置到股市的不到5%,加上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類產品規模,居民儲蓄配置在資本市場的比例僅在10%左右,與配置樓市的資金量相差較大,將來投資于資本市場的資金規模還會進一步上升。建議投資者抓住A股市場機會,通過配置優質基金來分享資本市場成長紅利。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銀行理財凈值化、債市調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顯現,以及明星基金經理對IP形象的打造,這些都是催生今年爆款基金的重要原因。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今年的基金申贖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現象。一方面,爆款基金新產品不斷涌現;另一方面,部分存續的老基金陸續發布暫停申購的公告。
數據顯示,近日有多只基金發布關于暫停申購、贖回、轉換業務的公告,僅6月份以來,與之相關的公告就超過135條,環比增加84.9%。
“有的新基金在沖規模,希望募集更多的資金進行管理;有的基金則在控制規模,因為規模太高反而不易做出好的業績。”楊德龍向記者介紹稱。
上述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告訴記者,資金限流與策略調整等可能是基金暫時限購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尤其是機構資金集中度較高的產品,公募基金會優先考慮機構投資者的體驗,控制規模達到最優效果。
部分基金加大對指基布局
除了爆款新產品頻出外,指數基金也成為年內基金業關注的焦點。在《證券日報》記者對部分公募基金采訪的過程中,有基金內部人士表示,接下來將加大對指數基金和權益類基金的布局。
北京另一家公募基金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今年以來公司新發產品較多,以權益類基金和指數基金為主,首發規模比往年有所提升。接下來,還會以指數基金和權益類產品為主,權益類產品會優先布局風格明確、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領域。指數基金則會以Smartbeta為主,根據指數質量來決定,優勢明顯的策略指數就只做跟蹤指數;如果策略指數有增強空間,則考慮布局指數增強型產品。
指數增強基金,指的是不完全以復制標的指數走勢為目的,而是在實現有效跟蹤標的指數的基礎上,力爭實現超越指數的投資收益。
建信基金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相繼發行建信新能源、建信高股息和科創基金等主題明確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以及大灣區ETF、中證800ETF和證券ETF等被動型ETF基金。接下來,公司將在不斷完善產品線的基礎上,重點布局創新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投資標的。“即將發行的建信上海金ETF和聯接基金已于此前獲批,這是全市場首批跟蹤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的ETF基金。同時,公司還上報了全市場首批公募MOM產品,并與子公司建信資本積極探索業務新模式,力爭參與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資產配置工具”。
前述那家北京公募基金的高管告訴記者,公司今年計劃新發5只到6只產品,會以科創為主題。“固收+”系列是今年的市場風口,加上公司投資風格的優化和穩定,發行情況基本符合預期。“接下來,將會加大對‘固收+’產品的布局,這是公募基金的優勢,通過權益資產增厚組合收益,布局一些優質板塊主題類產品,同時迎合銀行資金委托管理的需求,豐富與機構合作的產品線”。(記者 王寧)
關鍵詞: 基金申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