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區域發展藍皮書研究會、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改革創新研究院舉行中國廣州文化發展報告(2019)成果發布會?!∷谌A英 攝
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廣東省區域發展藍皮書研究會、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改革創新研究院6日發布的2019年廣州文化藍皮書稱,目前,廣州市文化產業占全市GDP的5%左右,按文化創意產業口徑來統計,2017年全年文化創意產業的估值已經達到2800億元,甚至占到了全市GDP的13%左右,已成為廣州市支柱性產業之一,然而廣州市文化消費的發展勢頭卻難以跟上文化產業的投資速度。
藍皮書稱,隨著“文化+”戰略深入推進以及文化金融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廣州市文化企業的內在動能不斷激化,文化產業正在加快向集聚化、規?;⑵放苹较虬l展。
當前,廣州市動漫產業產值約占到全國動漫業總產值五分之一,游戲產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在快速提升,2018年廣州動漫游戲產業增加值約為400億元;文化裝備制造企業的規模效益也在不斷擴大,舞臺燈光音響演藝設備產業總產值已約占全國一半。廣州地區文化上市公司已達30家,具有鮮明特色的“廣州文化板塊”已經形成。
文化會展業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持續上升,2018年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漫畫節直接交易額達6億元,同比增長10%,促成交易及潛在交易近80億元,參觀人數、展場規模、成交金額均創歷史新高;2018年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萬件原創藝術品、近千部演藝產品參展,實現累計意向簽約126億元,直接成交22億元。
藍皮書同時指出,雖然2018年度,廣州市文化消費的整體規模及人均文化消費均處于提升狀態,然而這一增勢已開始出現減緩的跡象。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大城市相比,還是與國內文化消費強市相比,廣州市居民文化消費在總支出中的占比水平都仍然處于偏低的狀態。
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市按常住人口計算的教育及文化娛樂服務消費(以下統稱文化消費)總體規模約為769億元,較上年同期約增長8.2個百分點,總體文化消費的規模處于持續擴大的狀態。城鎮、農村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費同比分別增長4.7%和11%,城鎮居民的文化消費增速繼續減緩,而農村居民的文化消費增長速度卻在提升。
藍皮書認為,廣州市文化消費偏低的原因是文化產品的質量,特別是文化產品的創意性和特色性不高。藍皮書建議,要對文化產品、服務在內容、形式、接觸渠道等全方位進行創新,有效地刺激文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