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開發商不斷促銷,但隨著供應量持續井噴,北京地區的限競房庫存正達到歷史峰值。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16日,北京限競房的上市庫存達到2.67萬套,為入市以來的峰值,超過半數的限競房房源仍在待售。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到2019年10月,北京限競房入市已超過14個月,但整體表現并不樂觀。從供應量看,北京入市的限競房項目總計64個,供應住宅套數達到47608套。從簽約量看,截至2019年10月16日,實現網簽的限競房房源達20903套,網簽均價為48851元/平方米,按成交套數計算,網簽完成率為43.9%,刨除網簽房源后,限競房的上市庫存量為26705套,達到入市以來的峰值。
各個項目的網簽表現可謂涇渭分明。少數位置優秀的項目簽約相對活躍,網簽量已超過1000套,但賣得差的項目網簽量仍停留在兩位數,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二八”現象——20%的項目占據了80%的銷售。
記者注意到,在已經成交的限競房房源中,小戶型受到了購房人的青睞,大戶型去庫存相對較難。監測數據顯示,已經實現網簽的限競房房源中,90平方米以內戶型占比達74.9%。
“小戶型的房子總價低,可以算普通住宅,首付也低些,比較符合購房人的需求。”某項目銷售人員介紹,除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項目不好賣以外,大戶型的房源也比較難賣,“因為總價高,超出了普通住宅標準,首付就得高出一大截。”購房人鄭先生就遇到過這樣的煩惱。數月前,鄭先生看中了西五環外的一個限競房項目,總價450萬元。然而,銷售人員告訴他,五環外超過374萬元的房子都被歸入非普通住宅,首付得掏8成。360萬元的首付款,超出了鄭先生的支付能力。
“北京限競房市場有大量的‘7090’同質戶型,大戶型由于對購買者的首付要求更高,多數賣得不盡人意。”上述銷售人員表示。
另一個導致限競房庫存量攀升的原因,就是令開發商們意想不到的二手房。2019年來,價格持續下探的二手房,也在搶奪著限競房的市場。
北京大興區是限競房供應較大的區域,目前已經有8個限競房項目入市,銷售均價在50000元/平方米左右。以金地·悅風華項目來說,銷售均價為55016元/平方米,而距離它不遠的保利茉莉公館,一套在售的90平方米二手房,業主報價已降到52000元/平方米。
“對于改善型購房人來說,同樣是總價500萬元的房子,一個買完就能入住,一個買完還得等上兩三年,二手房的價格甚至更低,自然對限競房產生分流。”在北京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看來,限競房與二手房的競爭仍將持續,隨著后續供應量的增加,位置不好的限競房去庫存恐怕會更難。
關鍵詞: 北京限競房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