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網報道,8月1日,集結了千余學生的“益行中國2019暑期全國大學生戈壁挑戰賽”開賽。因沒有備案、救援保障不力、醫療人員與藥品不足等問題,8月2日,357名學生退賽,活動主辦方“Newth青年文化社區”被質疑在管理與安全上存在諸多漏洞。后又有媒體報道,1200名大學生戈壁徒步迷路,組織者只有7人,由此可見此次賽事的混亂。
在徒步越野賽事中保證參賽者順利、安全完賽,并做好可能出現的風險防控和最佳服務,應該是賽事主辦方提供的最為基礎的保障。賽事線路,可以說是主辦方在賽程中最先確定,也最容易確定的一項內容。然而再成熟的越野線路,也會受到天氣、地質、植被變化等影響。因此,在賽事部署階段,應由多人多次探路并布置路標、制作線路圖、布置打卡點、設計關鍵路段人員指引等。可是,僅線路這一項,“益行中國2019暑期全國大學生戈壁挑戰賽”的主辦方都沒做到。1200名參賽人員迷路的事實已經可怖,更何況,事發地是最高溫度達36攝氏度的甘肅戈壁無人區。學生徒步30公里,要翻越沙丘、石山等中強難度地形,這期間,賽事補給不足、醫療人員與藥品不足、救援保障不力。所幸,此次徒步越野賽并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安全事故。
千余名學生之所以參賽,不外乎是在主辦方描繪的“一起徒步30公里穿越沙漠星空露營”的詩和遠方,以及“有藥有水有醫生,我們會保證大家的安全”的“安全保證”下挑戰自我。新聞中有一個細節指出,活動主辦方找外包協作方安排了32臺救護車,但救護車“除了做醫療救援還有其他任務”。千人隊伍只配備一個專業醫生,以及十幾個只接受過戶外急救技能培訓(有無資格證未知)的志愿者。主辦方如此的保障水準與最初的承諾,相差甚遠。沒有備案、救援保障不力等問題,都值得追問。
此個案也暴露了另一個重要問題——我國徒步越野賽事產業商業開發能力弱,同時缺乏制度上的規范管理。
從2009年TNF舉辦北京國際越野挑戰賽后,近十年,徒步越野賽事在我國迅速擴張,但模式多為依靠主辦拉贊助運行。同時受區域、地形的限制,賽事難以直播、轉播,品牌的曝光度有限,商業贊助幾乎很少。
徒步越野賽事主辦方給參賽選手提供的物資、補給,還有安全保障、醫療急救等,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盡管選手比賽的報名費也很高(大多為1000元-2萬元),可是僅靠報名費,難以填平賽事高昂的運營成本。為了搶占有限的資源,很多主辦方在沒有辦賽經驗和十足準備的情況下匆匆推出賽事,參賽者招來了,保障卻跟不上,就很容易出現“益行中國2019暑期全國大學生戈壁挑戰賽”中的組織疏漏甚至更為嚴重的事故。
據統計,2017年,有記錄的各級別越野賽事超400場,2018年,全國越野賽事參賽人次達到44.26萬人。這之外,是更多沒有報備、沒被記錄的“野賽”。好的徒步越野賽事,會為當地帶來影響力和旅游等配套收益。在此意義上,從頂層設計上加強徒步越野賽事的管理,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首先,制定可執行的行業制度標準,將徒步越野規范起來,加強報備監管,將不具辦賽資格的主辦方剔除;其次,地方可在體育產業專項資金上給予支持,并適當協調相關社會資源,減輕主辦方運營成本;同時,落實跟進保障措施。如此,才讓規范運行的徒步越野賽事產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千名參賽者無人區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