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31日齊魯網報道,近年來國家一直提倡“綠色礦業”發展模式,要求在合法開采的前提下,用規范的管理讓周圍百姓與礦山和諧共處。然而在山東新泰,當地為了體現綠色,居然將一座礦山涂上了綠漆。涉事石料廠會計稱,石頭刷綠漆是為了應付環保檢查。一位卡車司機說,這些綠漆是去年剛刷的,航拍時能顯示綠色。面對采訪,當地主管部門竟稱:你找我,我找誰!
為應付環保檢查,蒙蔽衛星監測,居然將一座礦山涂上了綠漆,弄虛作假如此光明正大,既荒唐又可怕。違法企業利欲熏心、弄虛作假,更可怕的是監管掩耳盜鈴、尸位素餐。礦山刷綠漆,到底愚弄了誰,究竟是誰的遮羞布,其實答案已不言自明。
涉事石料廠弄虛作假的伎倆不僅不高明,而且顯得很低級。大門上掛著“停產放假”的牌子,實際上生產依舊熱火朝天,開采石料的機器轟隆聲傳到了半山腰,而石塊涂綠漆的作假手法更是顯得肆無忌憚。此外,石料廠員工、卡車司機對此也毫不避諱,向記者和盤托出石頭刷綠漆為應付檢查這一公開的秘密。
礦山刷綠漆應付環保檢查,監管部門知情嗎?事實上,知不知情已無關緊要。面對記者追問石料廠環評手續的采訪,新泰市環境監察大隊三中隊工作人員的態度是,“你找我,我找誰”;泰安市行政審批局生態環境窗口工作人員的說法是,該石料廠沒有環評手續,不能生產,“早晚得查”。礦山刷綠漆糊弄衛星這種奇葩操作之所能出現,從監管部門的態度中即可見一斑。
石料廠應付環保檢查,監管部門應付媒體監督,“應付”成了部分監管者和被監管者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哪里還有“環保”二字的容身之地?在“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早已成社會共識的情況下,“礦山刷綠漆”事件及其背后隱藏的問題,再次反映出環境治理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
問題被曝光后,相信相關部門會迅速介入調查,然后“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開展“大摸排”“大檢查”之類的行動。但是,丑聞曝光后的雷霆行動恰恰反映出相關部門日常監管的不作為。至于此事如何收場,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