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朝陽區高安屯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化處置中心進入調試階段,建筑垃圾運到這里,會經過風選、浮選等步驟進行處理。據介紹,風選即把混在建筑垃圾里的塑料等篩走,水力浮選即把木頭等混在其中的垃圾選出。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北京拆違產生的建筑垃圾將成為再生建筑材料。目前,朝陽區金盞鄉高安屯村的朝陽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化處置中心已開始調試運行,本月中旬正式啟用。屆時,北京投入運行的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將從3個變成4個。另外,海淀和豐臺正在建設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未來全市將有6個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
因北京此前產生的建筑垃圾積存量龐大,達到1億噸,為盡快處置積存垃圾,除已有的4座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外,北京還在拆除現場附近建起了85座臨時性資源化處置設施,年設計垃圾處理能力9000萬噸。據了解,臨時性處置設施和固定工廠處置原理和工序完全一樣,產品質量基本沒有差別。
目前,積存的建筑垃圾還有3600萬噸未處置。未來,這些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將被用于政府投資的市政、交通、水務、園林等工程中,如中軸線的兩邊和新機場兩邊的園林綠化,全部使用再生產品造景。
建85座臨時性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環衛處調研員張樹友介紹,2018年5月之前,北京積存了大約1億噸建筑垃圾。然而當時只有3個固定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每個處置中心每年處理100萬噸垃圾,一年最多也只能處理300萬噸,距離1億噸的處理量還有很大缺口。
“當時處理建筑垃圾主要以填埋為主,但這種處理方式太占地兒,不久北京就規定拆違產生的建筑垃圾禁止填埋。”張樹友說,積存的建筑垃圾“到處都是”。
2018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于年初在全市開展為期2年的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市城管委聯合多個委辦局下發了北京市建筑垃圾綜合治理方案,從頂層上設計了這個北京市建筑垃圾處置的原則要求和方式。
2018年5月起,城市管理、住房建設、發展改革等部門在全市推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要求每個區根據自己拆違的實際情況,在拆除現場建一至兩個臨時資源化處置設施,同時加快推進固定資源處置中心設施建設。目前北京已在拆除現場附近建起了85座臨時性資源化處置設施。
臨時性處置設施和固定工廠處置原理和工序完全一樣。“就是簡易化了,臨時處置設施是模塊化,可以組裝和拆卸,分選和加工的設備完全基本一樣,產品質量基本沒有差別。”張樹友說。
建筑垃圾處置能力提高至9000萬噸
從去年的300萬噸到現在的9000萬噸,北京建筑垃圾處置能力翻了很多倍。
“經過這一年的處置,建筑垃圾基本由大堆變小堆,”張樹友告訴記者,目前全市現有571個點位、大概3600萬噸的建筑垃圾待處理,這些建筑垃圾將在今年8月前被送到資源化處置工廠,或者臨時性資源化處置點位,進行暫存覆蓋。然后根據處置能力陸續生產,“要求3年之內處置完畢”。
張樹友介紹,朝陽資源化處置中心附近比較高的土方都是積存的建筑垃圾,“我們正式發文,要求各區在資源化處置工廠附近就地堆存。這樣就可以暫存覆蓋,進行簡單綠化,達到環保要求。”張樹友說。
“2018年之前的沒有處置能力的時候積存的建筑垃圾太多,所以我們得用3年時間去消化。”張樹友說,等積存的建筑垃圾處置完畢,臨時處置中心將拆除。屆時,6座固定資源化處置中心將完全能夠消化當年產生的建筑垃圾。
據了解,對不可資源化的建筑垃圾還將進行填埋處置,全市目前剩余填埋能力近5900萬噸。
■ 亮點
民企處置建筑垃圾指導價每噸提高15元
為了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建設資源化處置設施,去年5月份,北京幾個委辦局相繼出臺了很多政策,首先就是工商允許在營業執照的增項,增加再生產品名錄。另外,在處置費用方面,由市發改委出臺文件,指導價從30元每噸提高到45元每噸,提高了50%。
在產品推廣方面,城市管理委員會和住建委協同,將再生產品的使用提前到了工程設計環節,就是強力要求在工程中能使用的部位強制使用這樣的再生資源產品,并發布了再生產品的目錄和工程使用部位的名錄。要求政府投資的工程,特別是市政、交通、水務、園林強制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民營投資的工程鼓勵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
張樹友說,截至2018年底,生產的再生產品都能夠推廣使用,達到了產銷平衡。
每畝公園建設必須使用500噸再生資源產品
這些建筑垃圾的再生產品將主要用于工程回填、 園林步道的鋪設,以及城市道路的透水磚和交通道路的底層墊基層使用。張樹友介紹,下一步中軸線的兩邊和新機場兩邊的園林綠化,全部使用再生產品造景。
張樹友說,政府要求每畝公園建設必須使用500噸再生資源產品。“現在使用最多的是園林綠化,用于堆景造景和園林步道的鋪設,比如大興的海角子公園,特別是最近這兩年留白增綠的小公園,基本上都使用了我們的再生資源產品。”
朝陽東壩建筑垃圾臨時資源化處置項目經理周鑫介紹,他們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市場開始懷疑我們的產品能否達到修路要求,我們企業就在孫河修了一條試驗路,證明完全沒問題。”據他介紹,環球主題公園使用了他們的還原土、骨料等,他們的產品達到回填承載力的標準。
■ 現場
朝陽處置中心正在調試設備
昨日,記者在朝陽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化處置中心,工人正在調試設備。記者看到,整個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化處置中心分為幾個部分,有來料儲存間、生產加工間,還有存放成品建筑材料的倉庫。生產加工的車間有三四層樓高,里面安裝了很多帶有傳送帶的大型設備。廠房周邊,還有幾棟建筑正在收尾,工人將裸露的地面,用防風紗網蓋住。
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全紅介紹,整個項目由建筑廢棄物處理系統、焚燒爐渣處理系統、資源化產品生產系統等組成,通過破碎、篩分、磁選、人工分選、風選、水力浮選等多級工藝,將建筑廢棄物“變廢為寶”,年處理量可達100萬噸。此外,還將對生活垃圾焚燒廠產生的爐渣進行資源化處置,年處置量可達23萬噸。
據介紹,經高安屯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固定生產線處理后的建筑垃圾,資源化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