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百度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首頁 資訊 國內 聚焦 教育 關注 熱點 要聞 民生1+1 國內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 > 城市 >

結構性存款“假結構”猶存 個別理財經理銷售話術涉嫌誤導

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19-03-12 16:21:39

在銀行理財逐漸告別“保本”之后,結構性存款迎來發展機遇:2019年1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再次突破10萬億元。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查詢多家銀行官網并走訪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發現,在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中,“假結構”類產品仍然存在。對此,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下一步會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督管理”。

“假結構”類產品仍存

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發行仍舊火熱,根據央行數據,2019年1月份,中資全國性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合計109812.17億元,繼去年8月份、9月份之后,第三次沖破10萬億元大關。

據融360不完全統計,上周(3月1日-3月7日)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數量131只,較上一期減少4只。從平均預期收益率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2%,較上期下降0.09%,降至年后最低值。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雖然監管機構三令五申,但產品設置接近于完全觸發預期最高收益率條件的“假結構”類產品仍然存在。

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以正在發售的一款5萬元起售、投資期限為31天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該理財產品介紹稱:“該產品掛鉤黃金價格,從存款交易日當天倫敦金市下午定盤價到到期前第二個倫敦工作日,每盎司黃金波動區間從‘期初價格-400美元’至‘期初價格+400美元’的區間范圍,則該存款到期利率為3.3%(年化)。在該區間外,該存款到期利率為1.15%。”

“一個月內,每盎司黃金價格上下波動超過400美元的可能性為零”,上述理財經理篤定表示。

本報記者查閱該銀行理財產品列表發現,還有其他三款期限不等的掛鉤黃金價格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其中一款產品“每盎司黃金價格上下波動范圍高達550美元”才可觸發預期最低收益率。這幾款產品被理財經理推薦為“雖然標示著浮動收益區間,但有99.99%的可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

還有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最高與最低預期收益率的差值較小,并且最低預期收益率設定較高。也就是說,無論是否達到觸發最高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條件,投資者都能拿到較高的收益。

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當《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想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時,該銀行的大堂經理指著理財產品宣傳單介紹道:“有幾款比較合適,比如這款5萬元起售、投資期限為3個月的結構性存款產品,預期最低收益率為4.00%,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0%,可以當作保本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理財經理則推薦了一款5萬元起售、投資期限為6個月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該產品的預期最低、最高收益率分別為3.40%、3.50%。這位理財經理還表示:“您看一下理財宣傳單上收益率區間相差較少的產品,挑一個合適的就行。”

對于結構性存款的監管,銀保監會創新部主任李文紅在2月28日舉行的銀保監會吹風會上表示,“目前我們關注到一些結構性存款實際上是假結構,一些是行權條件極小概率,還有一些干脆沒有掛鉤衍生產品,不符合衍生產品管理的相關規定,下一步銀保監會會加強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督管理。”

理財經理推介涉嫌誤導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家銀行網點,符合監管要求的“真結構”產品被多個理財經理違規介紹為“保本保息產品”、“幾乎都能拿到最高收益率”。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證券日報》記者拿著結構性存款的宣傳頁詢問網點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這就是以前的保本保息產品,只是換了一個名字,您只看最高的收益率就可以。”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根據融360監測數據,1月份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共708只,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2%,其中143只產品未達到最高預期收益率,未達標率為20.2%。

除此之外,還有多個浮動收益型結構性存款被理財經理介紹為“要么為最低值,要么為最高值”,但產品說明書并不是如此。

以某股份制銀行一款“看跌滬深300”的結構性存款產品為例,根據產品說明書的介紹:如果滬深300在觀察期內的收盤價比期初價跌超10%,則收益率為4%;如果滬深300在觀察期內的收盤價比期初價的跌幅均在0-10%之間,則收益率介于2%-4%之間,跌幅越大收益率越高;如果滬深300在觀察期內的收盤價均未比期初價跌超10%,且結算日收盤價高于期初價,則收益率為2%。

但《證券日報》記者咨詢時,卻被告知“這款產品要么2%,要么4%,大概率是4%。”

本報記者在銀行網點隨機采訪一位購買結構性產品的投資者,其表示,“主要是在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購買的,對此類產品的認知就是‘保本’,大概率‘保高息’,但具體如何計算收益率比較復雜,理財經理沒有講,自己并不是很清楚”。

有業內專家建議,投資者購買結構性產品需對期權、期貨、遠期等金融衍生品有一定認識,在購買時注意分辨“真假”結構性產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在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范圍內理性投資。

關鍵詞: 理財經理 誤導

頻道精選

首頁 | 城市快報 | 國內新聞 | 教育播報 | 在線訪談 | 本網原創 | 娛樂看點

Copyright @2008-2018 經貿網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11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在线app| GAY亚洲男男GV在线观看网站|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亚洲综合av色婷婷|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国产AV大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