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昨天披露,為推動我國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8年本)》(下稱《條件》)正式發布,3月1日起實施。
近年來,我國光伏制造業持續高速成長。2017年,我國電池片產量為68GW,同比增長33.3%;組件產量為76GW,同比增長43.3%。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高速增長的同時,風險也在聚集。隆基股份在此前一份項目投產公告中預警稱,部分原本面臨市場淘汰的中小企業開始恢復生產,從而導致過剩產能淘汰不到位;另一方面,行業內骨干企業憑借規模優勢,也紛紛擴大產能,落后產能恢復和新增產能將加劇行業內的無序競爭,光伏行業可能再次面臨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市場環境變化風險。
通威股份高管也在2月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電池片出現了全行業的虧損,“除了我們還可以盈利,很多同行已經在虧損”。
為此,《條件》在生產規模、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環境保護、質量管理等方面,對光伏制造企業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條件》明確,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
現有光伏制造企業及項目產品則應滿足一系列技術指標要求,其中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8%和19.5%;硅基、銅銦鎵硒(CIGS)、碲化鎘(CdTe)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8%、13%、12%、10%。
新建和改擴建企業及項目產品的技術指標要求則更高:多晶硅電池和單晶硅電池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和21%;硅基、CIGS、CdTe及其他薄膜電池組件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2%、14%、14%、12%。
《條件》還明確,現有光伏制造企業及項目未滿足規范條件要求的,根據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通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等方式,盡快達到本規范條件的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國內光伏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龍頭企業效益將獲得一定支撐,但光伏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愈趨激烈,競爭將主要集中于技術與效率。記者 李雁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