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設備龍頭企業中泰股份(300435.SZ)正不斷加快新領域應用布局。
在氫能源技術取得突破后,6月9日,中泰股份公布擬與赤峰政府等合作開發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技術,正式切入氫能領域。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中泰股份主要產品為深冷設備的核心部機板翅式換熱器等,主要應用領域為能源化工、天然氣等領域,公司助力LNG裝置順利實現國產化,上市四年設備營收增長45%,去年由于疫情有所下降。
由于應用領域不斷開拓,中泰股份換熱器產能緊張,去年4月,中泰股份就擬投資11億元擴產深冷設備。
中泰股份搶先試圖攻克風電、光伏資源開發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技術,或將有助于公司產品在氫能源領域的應用與開拓。
探索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
中泰股份主營業務為深冷技術的工藝開發、設備設計、制造和銷售,公司已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氫能源以及電子制造行業占據領先優勢。
隨著新能源、新技術的不斷提出和發現,深冷設備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2015年上市后,除了2016年由于行業原因、交付延遲等營收有所下降,中泰股份業績增長較快。其營收從2015年的4.62億元增至2019年的6.87億元,四年增長45%。
去年中泰股份稱核心產品的產能已不能滿足未來發展規劃所需,為了滿足新技術新領域研發的需要,公司開始擴產并向新能源領域延伸。
去年4月中泰股份公布擬投資新建“深冷裝置產能優化提升以及新技術研發基地項目”(暫定名),估計總投資金額11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約為48個月。
截至去年底,項目取得生產用土地用138畝,一期工程計劃在今年內完工。
近日中泰股份公布已與赤峰政府、中船風電、潤豐能源簽署了《赤峰風電、光伏制氫及氫液化產業化項目框架合作協議》,旨在利用內蒙古赤峰市地區優異的風電、光伏資源開發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技術。
赤峰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具有豐富的風電、光伏資源。資料顯示,中泰股份已在氫能源的制氫-儲氫-加氫站全產業鏈有所布局。公司具備成熟的大規模制取高純度氫的技術以及業績,在煤制氫的深冷分離工藝段已取得國內領先地位;氫液化領域,公司具備為大規模氫液化提供核心設備的業績。
此次合作,中泰股份將探索并試點從制取-儲運-消納的綠氫全環節的技術,或將有助于公司深冷設備搶先向氫能源延伸。
目前,中泰股份子公司山東中邑在經營區域內擁有建成及在建的CNG加氣站共19座,可以利用公司現有技術布局加氫站,在氫能市場化應用時可快速切入市場。
去年中泰股份取得5套合成氣深冷分離裝置訂單、兩套中石化百萬噸及以上大型乙烯冷箱合同。在海外出口業務方面,去年中泰股份承接了阿聯酋100萬噸/年乙烯裝置合同,實現了海外業務在乙烯裝置上零的突破。若上述氫能源項目取得突破,將有助于中泰股份深冷設備進一步向清潔能源延伸。
從設備制造向投資運營延伸
中泰股份自2006年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提供深冷技術工藝及設備,為行業龍頭。
公司是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的兩套6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低溫分離提純工段的工藝包及設備供應商,在天然氣制備領域國內第二大規模的LNG裝置由公司提供,該項目亦是LNG裝置國產化的最大規模。目前公司已擁有可躋身于國際先進水平的板翅式換熱器和合成氨液氮洗裝置的設計及制造技術。
上市四年后,2019年11月,中泰股份完成收購山東中邑的重大資產重組,實現“設備制造+投資運營”經營模式的落地,實現清潔能源建設方向的主營定位。
山東中邑主營燃氣運營,截至2020年末,山東中邑工商業客戶約1000多家,居民用戶約21萬戶,分銷客戶20家,均正常保持氣量供應。
去年山東中邑全年實現銷氣量約5.6億方,今年一季度銷售氣量保持在6000萬方/月左右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一季度山東中邑銷售氣量同比增長19%,實現銷售收入4.95億元、凈利潤4202萬元,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山東中邑已超額完成業績承諾。2018至2020年山東中邑業績承諾期累計實現凈利潤4.15億元,承諾實現比例為106.52%。使得中泰股份凈利潤從0.60億元增至1.96億元,三年增長2.27倍。
今年一季度,中泰股份營收、凈利潤為6.38億元、0.58億元,燃氣運營凈利潤占到了公司的72%。同期深冷設備營收1.43億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時1.36億元營收也有所增長。(記者 李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