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不斷加碼之下,券商股權質押風險問題再次引起行業關注。
日前,監管部門發布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稱,對近年來股票質押規模增幅較大的9家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近期,相關公司的監管檢查結果陸續出爐。公開信息顯示,8月以來至少有國盛證券、南京證券等6家券商因股權質押問題而遭遇監管函。
個股質押
超限0.56%被罰
在國慶節前,國盛證券收到來自江西證監局的一份監管函。江西證監局指出,國盛證券在開展股票質押業務時未嚴格執行公司的內部制度,未落實合規經營要求,因此對其作出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具體來看,國盛證券違規之處在于:2018年8月29日,國盛證券為客戶宋睿辦理了標的為云圖控股的股票質押業務,質押數為5750萬股,融資額為1億元。在該次質押完成后,云圖控股市場整體質押比例為48.56%,超過了國盛證券風險管理委員會制定的“單一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數與其A股股本的比≤48%”的風險限額。
公開信息顯示,宋睿為云圖控股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2018年底前持股38.94%。此前,宋睿曾多次在紅塔證券、華西證券等處進行股份質押。而云圖控股的第二大股東牟嘉云持股12.2%,其質押情況同樣頻繁。在此情況下,國盛證券不小心“跨線”的情況可想而知。
不過,近年來國盛證券股票質押業務規模的確有所增長。根據國盛金控半年報披露,國盛證券上半年股票質押業務規模為44.48億元,較年初增長20.84%。而按照中證協統計口徑,國盛證券上半年股票質押利息收入為1.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
6家券商
因股權質押被點名
證監會近期發布的《機構監管情況通報》,再次對股權質押問題“敲山震虎”。通報顯示,近期監管對近年來股票質押規模增幅較大的9家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而今,相關公司的監管檢查結果陸續出爐。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各地證監局網站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8月中旬以來,除國盛證券之外,另有萬聯證券、中郵證券、英大證券、財富證券、南京證券5家券商因股權質押問題被當地證監局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從存在的問題看,各券商被點名的主要原因是盡調不到位、融入方及標的證券管理不嚴,對客戶融資用途及經營等情況未跟蹤了解、融出資金管理問題不夠完善等。在各家券商監管函陸續落地并“對號入座”后可以發現,仍有部分公司的處理結果尚未現身。而隨著股票質押業務監管不斷加碼,后續遭遇監管措施的證券公司或許會增加。
不過,從行業角度來看,近期券商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已有所回調。根據中證協下發的8月財務經營情況簡報,證券公司當月股票質押余額為5057.6億元,環比下降1.28%,較年初規模下降18.18%;實現股票質押利息收入28.14億元,環比下降3.98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數據,截至10月8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為6012.22億股,市場質押股數占總股本9.02%,市場質押市值為45414.77億元,整體質押水平較年初緩解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