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注銷98家失聯私募!那些曾留下過傳奇的私募終“曇花一現”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第八批因失聯公示滿3個月且未主動聯系協會,而被注銷的私募機構名單,共98家,其中不乏本身赫赫有名或其關聯公司一舉成名的機構。
注銷私募年年有,今年首批創新高。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協會”)公布了第八批因失聯公示滿3個月且未主動聯系協會,而被注銷的私募機構名單,共98家。
這是自2017年初,協會實施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聯公示制度以來,注銷機構數量最多的一批。而2018年公布的四批被注銷私募總和僅為63家,此前七批被注銷私募共158家。
記者注意到,在第八批已“查無此人”的私募名單中,不乏本身赫赫有名或其關聯公司一舉成名的機構:有的曾位列百億級私募隊伍,有私募的關聯公司曾擬42億港元收購TVB股份,有私募的關聯公司曾獲阿里巴巴54.5億元戰略投資……
關聯公司擬收購TVB股權
有的私募在江湖中留下一段傳奇后,便“人間蒸發”。
比如,因擬購TVB股份而成名的“傳奇集團”,其關聯機構——北京動力傳動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動力投資”),正是第八批因失聯被注銷的私募機構之一,如今在協會官網上已查詢不到相關信息。而智聯招聘網上信息顯示,動力投資是傳奇集團(香港)控股公司(下稱“傳奇集團”)在北京注冊成立的內資基金投資管理公司。
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傳奇集團因“擬購TVB股份”一舉成名。2017年2月8日,香港電視廣播公司(簡稱“TVB”)發布公告稱,傳奇集團提出收購TVB 29.9%的股權計劃,若成功,則意味著TVB要易主。
這讓TVB董事局慌了神,當天便發布公告稱,“對可能買方未有所聞,亦未獲披露可能買方的最終實益擁有人身份、其資金來源及其財務穩健的證明”。接著,對當年1月底提出的股權回購方案進行調整,購回的股份最高數目由已發行股本的31.51%減少至27.4%,每股價格由30.5港元提升至35.075港元。
在TVB方面表露出拒絕收購的意圖后,傳奇集團最終放棄收購。值得注意的是,TVB相關公告顯示,傳奇集團的唯一董事為童煒晉。而根據天眼查信息,動力投資的法定代表人也是童煒晉,且其名下還關聯著3家公司,除在北京傳動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嘉鼎京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外,還在上海盛典動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董事。
那么,傳奇集團投資業務如何?資料顯示,傳奇集團是一家專門致力于文化產業投資及相關的地產項目開發的公司。根據2015年1月的消息,傳奇集團召開發布會宣布成立盛典動力文化基金,擬投資四部電影:《空襲》、《新永不消逝的電波》、《早安巴黎》和《懸棺》,目前僅有一部《密戰》(原名《新永不消逝的電波》)上映。
關聯公司被阿里巴巴看好
與以往有些私募因投資失利陷兌付危機,而難以存續的情況不同,第八批因失聯被注銷私募之一的北京中天基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天基業”),所投資公司似乎發展狀況良好。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天基業投資了3家公司,在其中兩家公司位列大股東,持有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居然之家”)、北京華聯綜藝廣告有限公司的股份分別約為73%和99%。此外,還持有A股上市公司歐派家居約0.84%的股份。
而居然之家去年初便與阿里巴巴攜手,開啟家居業新零售的“攻城”。有媒體報道稱,2018年2月11日,阿里巴巴及其關聯方宣布54.53億元戰略入股居然之家,聯合入股的還有泰康人壽、云鋒基金、紅杉資本、九鼎投資、博裕資本等16 家投資機構,共達130億元。據悉,此輪融資釋放出36%的股權,其中,阿里巴巴以及關聯投資方持有15%的股份,成為居然之家第二大股東。
根據官網消息,居然之家2018年開辦分店80家,累計開店數量達到303家,市場銷售額突破750億元,同比增長23%。
此外,中天基業還為歐派家居的第五大股東。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天基業持有歐派家居約355萬股,若以2月26日歐派家居收盤價96.99元計算,市值約3.4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失”前兩個多月時,中天基業還曾公開發聲。協會信息顯示,中天基業于2018年5月8日被列入第二十一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而同年2月28日,歐派家居發布公告稱,中天基業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承諾所持有股份在解除限售上市后6個月內(即2018年3月28日至2018年9月28日期間)不減持。
所現問題早有預兆
“失聯原因有很多,不單只是虧錢。”某私募機構從業人員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比如失聯機構中比較多的股權類私募,因為股權類里面不可描述的東西太多了,名股實債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債務人跑路,壞賬了,那這個私募作為通道,肯定被債權人追究責任。”
記者整理發現,私募失聯的原因還包括因關聯的網貸平臺“爆雷”而受牽連。第八批被注銷的中投融信(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投融信”),便是其中之一。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投融信僅對外投資了一家公司,即天津海河普惠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海河金融”),持股比例約為10%。公開資料顯示,海河金融是一家PPP(公私合營模式)互聯網金融平臺,與多個城市地方政府搭建合資科技金融平臺,同時將政府引導基金與社會資本有效結合。
然而2017年9月,便有投資者爆料稱,該平臺兌付逾期,提現不到賬,且平臺負責人已于同年7月被朝陽經偵帶走。在網貸之家官網上,該平臺已被標注為“提現困難”。
此外,也有私募機構“佛系”運營。如被注銷的機構中融匯聯(北京)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便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異常經營機構,異常原因是未按規定公示年度報告,而屆滿3年后仍未履行公示義務,隨后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最后,該公司于2018年11月被吊銷營業執照。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家百億私募也被注銷,這就是融信資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融信資本”)。官網資料顯示,融信資本于2010年成立,已經成立的基金包括:能源基金、房地產基金、現代農業產業投資基金及融信綜合私募股權基金,總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而根據協會數據,2018年已登記的百億規模私募機構共有234家,占比約0.96%,且百億級私募常被認為是抗風險能力較強的“長壽”私募。
“隨著私募監管趨嚴,未來兩萬多家私募基金將迎來更高級別的法規監管,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失聯私募機構。”業內人士表示,協會主動審查并將部分失聯私募注銷,會使行業更注重專業性,有利于行業健康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