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戰略配售基金”銷量的猜測終于有了定論。7月7日,6只戰略配售基金同時發布了基金成立公告,共募得資金1048.98億元,其中招商、易方達分別以247.02億元、244.32億元的規模領跑。
未來6個月,戰略配售基金將進入至關重要的建倉期。隨著新經濟企業陸續IPO,以及未來海外上市企業回國發行CDR,基金經理主動選股和持股能力的強弱,將直接決定基金未來收益的好壞。不過短期來看,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會成為“獨角獸”基金主要的配置標的。
6只戰略配售基金吸金千億
千呼萬喚始出來。今日,6只戰略配售基金同時發布成立公告。此前市場傳言“獨角獸基金首募規模均已超過最低標準50億元,而最大的一只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卻沒有越過300億元大關”也基本得到印證。
公告數據顯示,6只戰略配售基金共募得資金1048.98億元。其中招商戰略配售(LOF)首募247.02億元,易方達戰略配售(LOF)為244.32億元,南方戰略配售(LOF)為180.61億元,嘉實戰略配售(LOF)為119.49億元,華夏戰略配售(LOF)為113.20億元,匯添富戰略配售(LOF)為144.34億元。
此外,6只戰略配售基金共有277.87萬戶投資者認購(考慮到單個投資者可能認購多個產品,因此該數據是“未去重”數據)。其中,招商戰略配售(LOF)認購總戶數為45.7萬戶,易方達戰略配售(LOF)為59.57萬戶,南方戰略配售(LOF)為53.62萬戶,嘉實戰略配售(LOF)為31.26萬戶,華夏戰略配售(LOF)為48.36萬戶,匯添富戰略配售(LOF)為39.36萬戶。
可見在戶均認購規模上,招商、易方達也分別以5.41萬元、4.10萬元居于前兩位,華夏、南方、嘉實、匯添富的戶均認購規模分別為2.34萬元、3.37萬元、3.82萬元、3.67萬元。
然而,此前市場較為關心的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規模占比,公告中并未披露相關數據,戰略配售基金的成立公告與普通基金的成立公告并無兩樣。
根據基金合同,6只戰略配售基金在封閉運作期內,主要采用“戰略配售策略”及“固定收益策略”兩種投資策略。因此在A股尚未出現戰略配售標的之前,6只戰略配售基金將先以債券等固收資產作為主要投資標的。
此前中國證監會在小米發行CDR事宜上進展神速,小米也曾一致被認為是戰略配售基金的首個戰配標的。而小米集團日前卻官方宣布,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在完成募集近3周后,戰略配售基金最終才獲準成立,市場也有聲音表示,這或許與近期A股萎靡,以及小米臨陣推遲發行CDR有些關系。
基金經理選股能力關乎收益
萬眾矚目之下,6只戰略配售基金均取得不錯的銷量。接下來就是長達6個月的建倉期,新經濟企業在A股IPO,以及“海歸”企業在A股發行CDR的數量和質量,將直接決定6只戰略配售基金未來的收益情況。
海通證券(行情600837,診股)基金研報分析,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產品定位、產品設置基本一致,但依然存在一些重要因素會導致基金未來業績存在差異。基金成立初期,不同產品的債券投資策略會主導基金凈值之間的差異。隨著新經濟企業IPO數量的增多以及CDR的發行,基金經理的主動選股能力是業績體現的最大驅動。
戰略配售份額具有一年鎖定期,一年鎖定期到期后,基金經理選擇繼續持有股份還是賣出股份,是產品管理中的重要決策。6只基金鎖定期統一為3年,3年到期后基金開放正常申購贖回,故而考慮到基金到期后的流動性問題,在臨近到期前一年,基金經理勢必會考慮參與新配售的資金比例,新配售標的的選擇,解鎖后的股份擇機賣出問題,這段時間6只基金凈值可能會出現較大差異。
此外,海通證券通過分析近期新股上市后的表現,為分析戰略配售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提供了參考。“通常來看,新股上市后首月累計收益最高,隨后累計絕對收益、超額收益都會呈現一定下滑趨勢,但持有一年的收益率依然較為可觀,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均值、中位數都在100%附近。”
獨角獸公司所處的行業分布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7大新興領域,對應這些行業已經上市的新股來看,普遍而言收益率高于其他行業。
戰略配售基金的鎖定股份面臨同時解禁的問題,考察解禁對于股票價格的影響,總體而言,影響幅度約為-1.5%,相對于新股上市后一倍左右的上漲幅度,解禁帶來的事件沖擊影響并不大。且本著基金長期投資新興產業的邏輯,以及獨角獸公司的稀缺性,基金在鎖定期結束后立即大規模減持股票的可能性不大。
考察符合發行CDR條件的境外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潛在投資標的的整體估值在海外并不高,對比A股同行業標的,估值偏低;從盈利能力以及成長性來看,無論在海外市場還是A股市場的可比范圍中,潛在投資標的均排位靠前,且不乏名列前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