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班埃村小學旁,也就是少數民族京族聚居的“京島”上,有一棵多少輩人都叫不出名字的古樹。30多年前,這棵古樹突遭雷擊,隨后冠頂干枯,看似難逃此劫。沒想到兩三年后竟然大難不死,又長出綠色新冠來。從此,這棵古樹更增添了濃重的神秘色彩,村里人越發敬而畏之。
2014年,一位名叫謝紹添的防城港市民,出錢認養這棵古樹,雇人管護。古樹前立起一塊認養牌,村民終于知道這樹叫“膝柄木”,是中國十大瀕危樹種之一,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目前僅存15棵,全部分布在廣西沿海地帶。
最近,廣西林科院蔣日紅博士和安家成教授等專家在國際權威專業期刊發表論文,認定這棵古樹為膝柄木中的新種,目前這個新種僅此一棵。鑒于謝紹添保護這棵古樹作出獨特貢獻,蔣日紅、安家成兩位發現者將這一新物種命名為“謝氏膝柄木”。
兩位發現者認定,謝氏膝柄木這一新種在分子系統上與膝柄木相近,卻是互為姐妹關系。膝柄木隸屬安神木科膝柄木亞科,全屬有6個種,主要分布于東南亞的熱帶地區。中國原記載僅有膝柄木一種,分布于廣西,是中國的極小種群物種。發現者在“廣西林草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項目的支持下,自2012年調查膝柄木的種群大小時發現,在野外存在兩種果的形態,一種為兩端尖銳,一種為兩端鈍圓;此外,其葉片形態、花枝數量和果序均存在一定的差異。發現者對存在差異膝柄木的3個居群進行了RAPD親緣關系的研究,發現不同居群的膝柄木遺傳差異較大。2020年,對6個居群采樣測葉綠體全基因組序列發現,果兩端鈍圓的居群應該為一個新種,所以在國際權威專業期刊上予以報道。
安家成表示,中國僅存的15棵膝柄木全都分布在廣西近海陸地,說明這片寶地是膝柄木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他推測,就像紅樹林適宜生長在沿海灘涂并有效保護著潮汐濕地一樣,遠古年代膝柄木在近海陸地的連綿林帶,也有效保護著海岸環境。
在“2021中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極小種群膝柄木的瀕危機制及回歸技術研究”項目支持下,廣西林科院專家與謝紹添合作,已經利用膝柄木包括謝氏膝柄木種子小規模育苗成功,計劃擇期擇地進行回歸試種。(記者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