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有媒體曝出,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發布通報稱,11月28日、29日兩天,該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后報告有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病例。為此,甘肅省蘭州市衛生健康部門協調國家、省、市、區四級專家前往現場進行指導和調查核實,經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和臨床專家綜合研判,確定為布魯氏菌病隱性感染。在隨后檢測的263人份中,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血清學陽性人員中個別人員自感有身體不適現象,其余人員未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次日,接受檢測的師生由263人擴大至317人,新增了31例陽性。這也就是說,呈現血清學陽性的人已有96名。
在受檢的317人中竟檢出血清陽性的人近百名、幾近三分之一,這個數字表明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病感染事件堪稱是一起嚴重的事故。其中更令人憂慮的還在于,按照“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布病”的說法,如此多的人被檢出布魯氏菌病血清陽性,表明這些人都曾親自直接接觸到了布魯氏菌病的感染源。而如此多的人可以接觸并感染布魯氏菌,其致因究竟何在也亟需查清查實,并盡早公開調查結果,以警示所有相關部門和單位“嚴防死守”,萬無一失地防止病菌和病毒感染、傳染研究者并大規模、大面積擴散的實驗室事故的發生。
布魯氏菌感染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2011年,東北農業大學也發生過一起布魯氏菌感染事件,計有28名學生及教師相繼被確診感染布魯氏菌。這起事件源于東北農業大學在2010年底的一次羊活體動物實驗。據專家介紹,如果徒手做實驗,病菌就可以侵入手上細小的傷口;第二種途徑就是實驗者在打開動物內臟時所形成的氣溶膠,可以通過口腔、眼結膜感染實驗者。按照相關實驗要求,實驗者在做此類實驗時,應該穿戴手套和手術衣、佩戴口罩和護目鏡,并在使用這些防護器具后,依規定處置這些用具。東北農大之所以發生布魯氏菌感染事件,正是因為如受感染的學生所說,他們在進行相關實驗時,“像戴手套啊什么的就是沒有戴,也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消毒的什么都沒有”。
實際上,還在東北農大布魯氏菌感染事件發生之前,就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一所大學的醫學部藥理學系實驗課上所用的實驗貓,并非從專門的機構購買,而是從貓販子手中購得的流浪貓。并且,在未給野貓檢疫消毒的情況下,學生們便開始實驗,“僅少數學生戴手套”……這樣的實驗動物來源,這樣的動物實驗過程,怎么能保證相關實驗室及其實驗者的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布魯氏菌病屬于乙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還包括瘧疾、肺結核、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病等20余種傳染病。動物實驗表明,成年動物在感染布魯氏菌后,生殖系統會受到影響,雄性動物可表現為生殖器炎癥,雌性牲畜懷孕后會早產、流產。東北農大的感染者在感染布魯氏菌后,出現了關節疼痛、渾身酸痛、乏力、多汗等癥狀,特別是到了陰雨天,腰部疼痛難忍,“連平日身強力壯的高大男生也會疼得直哭”,“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全國各地類似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東北農大以及醫科大學等具有相同實驗室的單位還有很多,所有單位都應以此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