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7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轉載了一篇題為《究竟該向南方學什么?——濰坊市委書記南方考察歸來的“發展之問”》的文章,并在“今日關注”欄目中置頂顯示。文章中出現了一些犀利的吐槽。“喝酒才能辦事,是與南方最大的區別。南方人做事情從來不在酒桌上談。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務實的觀念。這就是差距!我們去到北方,先喝酒,再談事。各種規矩各種喝,喝的暈乎乎的談個啥?”
有比較才有鑒別。這篇文章摘登9條網民建議,直指山東特色酒文化、政府過度干預、思想觀念落后等弊端,言辭犀利。如此自我揭丑式的反思,給人眼前一亮之感,引發熱議與討論不足為奇,開誠布公式的自揭老底,足以贏得共鳴。
南北在發展上存在差距,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發展除了看先天因素,還得看后勁與勢頭。俗話說,逆水行舟,不行則退。事實上,在“百舸爭流”的發展大勢中,慢進也會掉隊。山東省從1979年至今GDP總量始終位居全國前三。但近來卻呈現出嚴重的掉隊現象,2019年的數據顯示,山東與前兩名廣東與江蘇相比,經濟總量與廣東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億擴大到2017年1.72萬億,與江蘇的差距由2008年的50億擴大到1.32萬億,到了2018年,山東跟廣東、江蘇這兩個省的差距,已擴大到了2萬多億、1.6萬多億。僅僅一年時間,不但沒有縮小與先發地區的差距,反倒被前兩名又拉到了數千多億的距離,原因確實值得追問。
這其間固然有產業結構、發展方式、產業模式和區位優勢等客觀因素,但眾多事實證明,思想觀念落后是經濟發展長期滯后的根本原因。比如欠發達地區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善于墨守成規,不敢推陳出新,更不愿意冒風險打破既有的條條框框;還比如“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總是強調客觀理由和限制因素,像資金、人才、技術或者區位的限制,總是希望獲得更優厚的政策扶持,自我發展、革新與創造的動力不足。曾有專家學者通過總結,梳理出南北方在思想觀念上有十大差異,包括所有制度觀念、機遇觀念、企業改革、經商觀念、從政觀念、招商觀念、擇業觀念等等,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某個方面,而是全方面的呈現。
細節決定成敗,商業洽談、對外交流、項目引進或者招商引資,現在人們更崇高效、快捷、輕松與隨意,利用簡單的程序與輕松的環境完成復雜的事情,以最低的成本和代價贏得最大的收益,才符合現代趨勢與國際潮流。
畢竟,觥籌交錯盡虛佞,推杯換盞無真衷。用酒席文化去檢視地方觀念差異與思想病灶,并非小題大作,恰恰相反,唯有抓住每個細節,包括形式上的短板,才有可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并最終以形式上的簡化、作風上的改變與方式上的優化,打破陳規陋習,推動思想觀念的轉變。從這一點來說,透過酒席文化檢視觀念之差大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