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告顯示,已核準朱強標中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據統計,該公司今年已發生6次高管變動。
值得關注的是,中銀消費金融成立10年以來,有過高光時刻,也經歷了凈利潤滑坡。該公司2017年曾獲行業凈利潤排名第一,2018年因多項違規連收3罰,逾期率逐漸抬頭,當前裁判文書數量攀升總量已超4萬,再難回歸凈利潤前三梯隊。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銀消費金融,該公司回應稱:“此番公司人事變動屬于正常調整,對比同業公司也屬于正常調整范圍。”
年內6次高管變動
近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告顯示,已核準朱強標中銀消費金融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公開資料顯示,中銀消費金融今年發生6次高管變更:2020年4月 董事杜雷雷任職資格獲批;2020年7月董事兼總經理田紅艷任職資格獲批、副總經理李正茂任職資格獲批;2020年8月 助理總經理劉綱獲批;2020年9月新增一名監事劉聞湘、趙蓉退出監事會 ;2020年11月 董事長朱強標任職資格獲批。
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中銀消費金融“今年發生多次高管變更原因為何?發生變更后,有無相關戰略調整?”該公司回應稱:“此番公司人事變動屬于正常調整,對比同業公司也屬于正常調整范圍。”
今年凈利潤下降明顯
截至目前,中銀消費金融已成立十年之久,有過高光時刻,2017年曾以凈利潤13.75億元排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首位。
2018年是轉折點,該公司曾于該年收3罰單。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中銀消費金融被上海銀監局罰沒138.68萬元。罰單顯示,中銀消費金融在2016年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行為。2018年10月,中銀消費金融被上海銀監局要求責令整改,并處罰款150萬元。處罰原因為,中銀消費金融借款人收入情況貸前調查未盡職,未嚴格執行個人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規定,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蹤檢查貸款資金使用。同月,中銀消費金融因違反《征信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被央行上海分行罰款10萬元。
與此同時,中銀消費金融2018年凈利潤同比腰斬,下滑59.35%至5.59億元,2019年凈利潤為6.59億元,一直未能回到凈利10億元梯隊。
關于今年的業績,中銀消費金融曾談到:“1-6月,公司累計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疫情對資產質量和風險撥備的影響,凈利潤同比下降明顯。”
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當前處于何種發展階段?發展戰略為何?”
中銀消費金融稱:“2020年是中銀消費金融成立十周年,也是中銀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啟航之年。面對新時代的浪潮,面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挑戰,中銀消費金融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指導思想,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全面落實‘激發活力、敏捷反應、重點突破,加快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戰略部署。”
裁判文書數量攀升
中銀消費金融因“以貸收費、貸前貸后未盡職”等連收三張罰單之后,不良貸款率抬頭、裁判文書數量攀升等情況引發關注。
數據顯示,該公司2016年、2017年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06%、2.82%。而截至2018年末,該公司不良貸款率升至3.15%。
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中銀消費金融“不如違規,可否告知公司截至2019年末、截至當前貸款逾期率為何?在整改工作和風險管控下,逾期率有無明顯變化?”截止發稿前,該公司未就該問題作出回應。
據裁判文書網,搜索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名稱,相關的裁判文書數量自2016年驟增,2019年到達歷史最高18113件,總數量達44308。在近期的裁判文書中,有部分文書顯示“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產”或“名下可供執行財產已被其他債權人抵債”。
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了中銀消費金融“2018年被監管公布風控缺失等問題后是否進行了整改?當前整改進度如何?相關違規行為導致的‘逾期合同’當前處理進度如何?為何仍不斷有相關逾期執行不順利的情況暴露?”
關于上述問題,中銀消金融回應稱:“目前,中銀消費金融已建立起統一的客戶管理平臺,聯通內部數據與外部合作方數據,從身份屬性、金融屬性、行為屬性、風險屬性等多個維度建立龐大的客戶標簽體系,衍化出豐富的客戶畫像,形成完整的智能風控體系。”(記者 常實 楊暢)
關鍵詞: 中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