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壓力大,工作繁重,再加上經常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各種應酬,導致“過勞死”“心肌梗死”的病例越來越多。近年來,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漸攀升,并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心梗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人,目前患者200余萬人。
23歲男子突發心梗,險些失去生命
近日,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接到120派診任務,稱一名23歲男子出現胸痛癥狀,急需救治。急診醫護人員趕到中原中路附近后,無法排除患者主動脈夾層等相關疾病,遂迅速將男子接回醫院。
經過一系列檢查和會診,確診為急性心梗、冠狀動脈痙攣綜合征,后收入該院心病科進行后續觀察、治療。管床醫生盧大夫稱,在救治過程中,該患者還曾出現急性心律失常,險些失去生命。目前,患者尚未出院,仍在病房接受規范治療。
至于發病原因,醫生稱不排除和患者的作息習慣有一定關系:“出于職業原因,長期熬夜上網、久坐,較少出門活動,平時拿飲料當水喝。”
該院急診科統計顯示,2019年截至目前出診的57例冠心病患者中,40歲以下的就有5人,50歲以下的患者8人,60歲以下患者6人,其中最年輕的就是這名23歲的患者。
19歲出現胸痛,診斷出血管被堵塞
近年來,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漸攀升,并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現代人壓力大,工作繁重,再加上經常熬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各種應酬,導致“過勞死”“心肌梗死”的病例越來越多。
就在今年4月13日夜里,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19歲的胸痛患者。“持續性胸痛1小時來院,心電圖提示前壁導聯ST段輕度提高。”接診醫生周強憑借豐富經驗,立即聯系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申偉會診。
“考慮到患者雖然年輕,但癥狀及心電圖比較典型,且身體極重度肥胖(身高1.7米左右,體重120公斤),且有吸煙及飲酒等危險因素,多次復查心電圖有動態演變。”專家會診后,診斷出患者血管被堵塞。
而在鄭州市一院心內科,近期還接診了一名20歲的大學生。“同樣是因為急性心肌梗死,男孩在鄭州實習時出現胸痛癥狀,被送到醫院接受救治,因為病情嚴重,還植入了支架。”主任醫師王巧敏說。
別管年齡,出現胸痛癥狀立刻撥打120求助!
據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是人類最兇險的急癥之一。在急性心梗病人中,有三分之二因未得到及時治療,而導致死亡或心衰的嚴重后果。
雖然老年人多見,但心肌梗死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數據顯示,我國心梗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人,目前患者200余萬人。
近幾年,由于青年人長期工作壓力大、過度腦力勞動、飲食不當、熬夜、抽煙、喝酒,發病年齡大幅提前,需引起大家高度注意。
“心梗病人的黃金救治時間為90分鐘,時間拖得越長,救回病人的幾率越低。”受訪專家多次強調,越早開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越早恢復心肌的血流灌注,不僅能顯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而且能大幅改善患者預后。
至于心梗發生前會出現哪些癥狀,專家稱,胸痛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不同原因引起的胸痛,其疼痛部位、疼痛持續時間、疼痛性質多有不同,但患者的自我判斷與病情輕重程度往往相差很大。此外,急性心血管疾病除表現為胸痛癥狀外,有時還表現為胸悶、上腹不適、出汗、呼吸困難、牙痛及上肢酸痛,甚至是突然昏迷、抽搐等多種多樣表現。“因此,如果出現這些癥狀,應立即撥打120就醫。”
關鍵詞: 23歲小伙突發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