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穿棉襖在屋里還直打哆嗦,室內有時候比室外還冷,凍得我們只能出去取暖。”鄭州市鄭信路與鄭開大道交叉口上東城小區的業主王華(化名)向大河報記者投訴。小區物業服務公司恒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一張姓負責人表示,正在調查,同熱力公司溝通。負責該小區的鄭汴熱力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入水回水溫度都正常,原因正在調查。
業主:室內溫度15℃,在家還得穿棉衣
12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上東城小區了解情況。在該小區2號樓2單元業主王華的家中,溫度計顯示實時測量結果為15℃,“這會兒外面還是大太陽,屋里都才15℃,一到夜里更是冷得不行,我一看才12℃,真是一點熱乎勁兒都沒有。”
王先生說,從去年開始暖氣就不熱了,他打了很多電話,也問了物業,但問題遲遲不能解決。“鄭汴熱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來了好多次,也都測了室內溫度,但是屋子里還是不熱。”
王華解釋說,“本來2017年剛供暖的時候,我們2號樓屋里特別暖和,1號樓冷得很,他們那年找了媒體曝光這個事,后來不知道咋調整的,2018年開始就變成了1號樓暖和,2號樓冷得不行……”
同樓的其他業主也表示,家里一歲多的小孩,因為暖氣不夠熱,經常感冒,還向記者展示了剛從醫院帶回來的小兒感冒藥。
同在一個小區的兩棟樓,為何“一邊暖和一邊冷”?
記者在地下車庫看到2號樓供暖管道,回水管道接在主管道上,呈90°角。王華抱怨,就是因為改了管路后,暖氣才不熱的,回水不暢,熱水循環速度慢,才是造成暖氣熱但是屋子里不熱的主要原因。
對比2號樓業主的“怨聲載道”,1號樓業主就顯得“相對平靜”,記者隨機采訪到一位路過的1號樓住戶,該住戶表示,“我們家不冷,溫度挺正常的,也沒聽到我們周圍鄰居說家里冷的。”
物業:管道并未修改,會同熱力公司協商
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查詢,上東城小區是由鄭州華安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該公司成立日期是2009年10月26日。
就各位業主反映的“暖氣不熱”問題,記者致電了該小區物業管理公司——鄭州恒祥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一張姓物業經理,“你說的情況不存在,暖氣不熱只是極個別住戶家,也就那么一兩戶吧。”當記者明確告知了解到的情況遠超這個數字時,該經理情緒有些激動,“都是哪一戶啊,你把具體哪家告訴我。”在記者拒絕向其透露具體信息后,該經理表示這會兒有些事,稍后會去了解情況,便匆匆掛了電話。
半個小時后,該物業經理主動撥打了記者電話,態度相較之前,明顯緩和了很多,“我們這會兒準備到2號樓挨家挨戶了解下情況,每家都測測溫,要是有啥問題我們也會聯系熱力公司,一起查找原因,協商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業主提及的修改管道問題,該物業經理表示,“我來得晚,并不知情,之前的物業經理已經被調離到其他項目”。
隨后,該物業經理致電此前上東城社區另一名李姓物業經理,接通電話后,該物業經理說,“熱力小室和熱能平衡閥整修過,管道沒有整修過”。
該經理表示,后續會聯系地產方面,將熱力管路圖發給記者。
鄭汴熱力有限公司:入水回水溫度符合標準
隨后,記者陪同業主們找到鄭汴熱力有限公司負責對接該小區的梁姓工程師,該工程師稱“你們小區這個二次網屬于開發商管,我們這邊一直沒有接手。”當業主詢問為何沒有接手時,梁工解釋稱“管道這邊我們一直沒有驗收通過,質保期也沒有到,所以現在出現一切問題,我們都是盡量幫忙,但是也沒有義務去管理,所以出現問題還是應該去找物業,讓物業聯系開發商。”
而熱力公司另一楚姓負責人則給出了這樣的回復:“很多業主都懷疑是管道的問題,我也不能下斷言,因為我們去現場看的時候,管道都帶著保溫,保溫去掉的話,內部的管徑到底是多少我也不能確定。我建議還是找開發商拿到管道的設計圖紙,然后再找一家設計院來看看到底是個什么情況,是哪里出了問題,我們也不夠專業,不能因為我們就直接把人家的理論駁斥掉。”
物業推給熱力公司,熱力公司又推回給物業,就是一直沒人能解決實際問題。
為此,業主們還曾咨詢過相關業內人士,該業內人士認為,熱力公司一直不接手,可能是因為現在還在開發商的保修范圍內,按照規定,保修期內的供暖問題都應由開發商負責,保修期滿再與供熱站交接。如果業主不能在保修期內趕緊發現問題并解決,以后就更不好追究責任。
該業內人士猜測,如果是熱力公司供暖溫度不夠,應該不會只有2號樓不熱,“估計還是因為管路問題,管道走向、閥門、流速、管徑大小等都有可能影響供熱溫度,需要開發商進行檢修,我通過現場情況來看,覺得是因為管徑不足導致循環不好,整個小區這幾棟樓十幾個單元僅僅用一根150mm的管網來帶,肯定是帶不動的,如果改成兩根150mm的管網來帶的話應該就沒什么問題了。”
截至發稿前,該事件仍未得到合理解決,上東城小區的物業經理也仍未將熱力管路圖發給記者,后續如何,記者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上東城小區暖氣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