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1995年,上海的小雪(化名)剖腹產大出血,在醫院輸血時感染了艾滋病毒,直到10年后再度懷孕時才被告知感染,隨后其丈夫劉杰(化名)也被確認感染。2005年11月24日,兒子通過HIV母嬰阻斷治療順利出生,是上海首例艾滋母嬰阻斷下成功誕生的健康嬰兒。20多年過去,這對染上HIV的夫婦和他們兒女充實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女兒大學畢業后已經工作,兒子已經上初中。
小雪一家的生活,應驗了多年前研究人員根據科研結果得出的一個結論:盡管艾滋病目前還難以完全治愈,也沒有疫苗預防,但是,只要堅持服藥就可以控制艾滋病。
2008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卓越中心的HIV/AIDS研究人員羅伯特•霍格(Robert Hogg)團隊對歐洲和北美的43355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研究表明,女性HIV感染者,只要堅持治療,壽命可達到69.4歲。美國籃球名宿約翰遜于1991年11月8日宣布染上HIV并退出NBA賽事,28年過去了,他積極接受治療,也活得很精彩。現在,人類抗御艾滋病的技術和手段在逐步改善和提升,盡管現在沒有具體統計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平均壽命,但是他們的壽命也必然在增加,生活質量也在提升。
原因在于,與過去相比,全球治療艾滋病的主要藥物——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從1987年唯一的齊多夫定,已經發展的今天的6大類、30多種藥物,可供HIV感染者選擇使用。2016年全球銷量前10的抗艾藥中,已有7個在中國上市。僅在中國,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比例已達86.6%,治療成功率為93.5%。這也是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對HIV感染的早發現、早阻斷的技術也能讓更多的人獲得及早的治療,同樣能延長患者的壽命和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現在對艾滋病的預防的一種技術叫做暴露后緊急阻斷(PEP),就是在發生疑似HIV感染之前,服用抗病毒藥物來降低HIV感染的機會,可在72小時內服用抗HIV的藥物而達到抗感染的目的。因為HIV在感染人體過程中需要識別人體CD4T細胞表面的特異蛋白分子并入侵,這個過程包括HIV進入CD4細胞之前與之后。
從HIV進入人體體內再到HIV在T細胞中大量復制階段大約需要72個小時。在這個時間段內,病毒還沒有從初始感染的CD4-T淋巴細胞中擴散到其他細胞中,通過合理及時的用藥,可以防止HIV的復制與擴散。
另一方面,抗御艾滋病還可以采用暴露前預防,即對沒有感染HIV的人群通過服用藥物來降低因為各種高危行為感染HIV的風險。
有了暴露后緊急阻斷、暴露前預防,以及感染后的服藥(1-6個月的有效抗病毒治療),就可以達到病毒低于檢測水平的要求。而且,只要HIV感染者測不出病毒,就沒有傳染性。這一結論已經得到全球各個國家的認同,也意味著只要堅持服藥,不僅能有正常的生活,而且可以不傳染他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3790萬HIV感染者,其中79%已經確診,62%正在接受治療,53%的感染者經過持續治療后體內艾滋病病毒傳播風險已大大降低。同時,聯合國提出了人類終結艾滋病的“三個90”的目標,到2020年,90%的患者被發現、90%接受治療、90%治療成功。
但是,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要達到“三個90”的目標也還任重道遠。僅以中國而言,現在的艾滋病傳播呈現青少年和老年人感染HIV比例上升的趨勢。2018年中國報告新發現的15-24歲青年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6萬例,其中青年學生有3000多例,80%以上通過男性同性性行為感染。2018年中國報告新發現的60歲及以上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近3.2萬例,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是“性行為傳播”。
因此,針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艾滋病預防是中國未來防治艾滋病的主要目標,同時,如果能堅持科學防治,中國和全球離終結艾滋病的目標也會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