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園會開幕不過十余天,園區濕地溪谷景點中用于裝飾欄桿的百余只金屬小鳥模型便僅“幸存”17只,絕大多數模型已被擰下順走。據《北京晚報》報道,世園會管理部門為此派出兩名保安貼身守護這些“幸存者”,并在現場追回30多個“小鳥”的模型,可以看出有的是被硬生生掰下來的。
“順手牽羊”的一幕,似乎并不新鮮。在很多公共場合,總有一些人不顧法律和道德把公共財物放進自己的背包,并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欄桿上的金屬小鳥,創意新鮮,設計精巧,自然吸引了“順手牽羊愛好者”的注意力。
然而,北京世園會是高級別的世界園藝博覽會,獲得全國人民和全世界的關注。那些順手牽羊的人恐怕搞錯了場合。可以預計的是,接下來園方會加大管理力度,嚴懲偷竊、破壞園區公物的不文明分子,并修復這些精美的小鳥模型。
“順”到了世園會上,很快便可引發關注,由此也激起了民眾的憤慨。然而,這種“順手牽羊”的現象,并非只在世園會上發生。實際上,某些不文明的人把“順”當成了一種習慣,深層次而言,這是一種在公共生活中隨手侵占和破壞公物的陋習。
如何讓公共生活有序運轉,是現代社會中公民參與的重要命題。現代社會形成以來,人們不斷獲得公共社會事業提供的各種資源,享受著公共生活的美好與便利。然而,公共事業的維系,與廣大公民現代素養密不可分。從無序的、各行其是的前現代社會,到有序的、公共性的現代社會,觀念意識的轉變尤為重要。
一種錯誤的觀念曾經甚囂塵上——很多人認為“公家”的就可以予取予求,不拿白不拿,不占點便宜就渾身不舒服。但是,這樣的言論和行為,無疑扭曲了公共的意義,也無視了社會為建設公共設施的巨大付出。
作為現代社會的成員,每個人都應該明白:在私權、私產和個人欲望的上面,還有一個面向公共的普遍性的權利。實現這一權利的前提,是對公共規則的遵守,是對公共精神的深刻領會和堅守。當我們凝視美好的山川、公共建筑和景觀藝術,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能人巧匠的巧奪天工的同時,千萬不能遺忘“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在世園會園區“順”小鳥模型,從法律層面來說無疑是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理應得到嚴懲。此外,弘揚文明道德,構建更良好的公共秩序,還有賴于公共生活習慣的養成。不能因為管理嚴一點,手就往后縮一點;管理松一點,手就不由自主地往前伸。只有絕大多數人從內心認可公共文明的主張和意義,將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內化于心,我們才會有真正美好的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