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假獵頭”、“扣證件”……每年的“金三銀四”都是求職高峰期,不少求職者年后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平臺,然而求職路上“陷阱”也多多,讓人防不勝防。求職者可能會遇到什么樣的“坑”呢?該怎么辨別避免呢?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該局提醒廣大求職者,找工作時應警惕并正確識別求職陷阱,保護好自身權益。
設陷阱騙錢財
小胥去某中介公司找工作,繳納了200元押金后,接到的工作任務是在電線桿上刷公司宣傳廣告。但這份工作他僅干了1個小時就被聯防隊員勒令停工了,理由是違背市容管理條例。身無分文的小胥只好找中介求助,卻被告知押金不能退。他隨后找到了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才了解到這家公司是一家曾被取締的黑中介。
記者了解到,春節過后是廣大求職者求職的高峰期,類似“黑中介”“假獵頭”這樣的招聘陷阱也時有發生。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求職中容易存在的八大陷阱,分別是“黑中介”、“假獵頭”、“假老鄉”、“假兼職”、“亂收費”、“扣證件”、“培訓貸”以及“非法傳銷”,最終目的都是騙取求職者的錢財。
求職繳費扣留證件等均為“套路”
“火車站、汽車站周邊,時常出沒一些騎摩托車或開面包車的人,他們看到拖著行李的農民工,就會主動上前套近乎,以老鄉的名義,主動搭訕求職者,熱心向其介紹工作,專門坑害求職者并騙取錢財。還有些打著高薪兼職、點擊鼠標就賺錢、刷單返現等幌子進行金融詐騙。”該負責人提醒,求職者到陌生城市,應該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切勿輕信“老鄉”說辭,并到正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不要輕信既輕松又賺錢的“好差事”,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泄露銀行卡、網銀和支付寶密碼等信息。
此外,求職者應謹記,應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費用,對于將先交報名費、培訓費等作為條件的招聘面試都要謹慎對待。入職體檢通常都是要求求職者自行到二甲以上醫院進行,正規單位不會代收體檢費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權利扣留他人證件原件,求職者不要將證件原件交付他人。需要提供證件復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適位置注明具體用途。
四點“反套路”遠離“陷阱”
那么,求職者該如何遠離“陷阱”呢?市人社局總結了四點“反套路”:
1.勞動者求職時,可到當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求職,如人力資源市場、職介中心、人才中心;也可到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
2.找到意向工作信息后,要和有一定社會閱歷的親友溝通情況,冷靜聽取他們的意見或相關領域工作經驗。建議最好咨詢并參考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三個人以上的意見建議。
3.接到招聘邀約后,及時上網核實相關信息,特別是要到市場監管部門的官方網站查詢該用人單位注冊或者備案情況,若查不到相關信息就說明該單位可能不存在。
4.一旦發現黑中介,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如遭遇求職應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請立即向公安部門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