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好后,家具也置辦齊備,馬上就能喬遷的鄭州市民陳先生卻毫無喜悅之情。“我們全家上下為了這套房子操碎了心,結果如今都窩了一肚子的火!現在新房的門我都不想進了,房子實在是被糟蹋得慘不忍睹!”陳先生告訴記者,“比起房屋的受損情況,最讓我寒心的是置業對于此事的處理態度一直不積極,各種拖延!”
嶄新家具被泡
1月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陳先生位于鄭州惠濟區瀾庭敘小區15號樓2單元1樓的婚房處。打開房門,記者感覺到一股霉味彌漫在屋內。進門的小餐廳內,幾面嶄新的深銀灰色墻面底部大片霉斑呈帶狀分布,最高處約有1米多高,最長的一面發霉墻面為南墻,從入戶的餐廳一直延伸至客廳。部分墻面已出現鼓包,陳先生用手輕輕碰了一下發霉的墻面,墻漆和膩子便完全脫落,露出內里褐色的墻體(如圖)。
“新家墻面涂的漆顏色是特調的,很典雅清新,你看現在這墻下半截都泡成啥鬼樣子了!”陳先生氣憤地表示。
廚房與小餐廳北側銜接處有一個1米多高的吧臺,陳先生稱吧臺是他專門去門店定制的,如今底部的4塊實木板全都被泡變形了。與餐廳相連的陽臺有兩扇推拉門,木質底部也出現了變形情況。隨后,記者又來到隔壁書房,看到書房內一張寬大的書桌背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霉點,且書桌榫卯對接處變形明顯。此外,客廳屏風等木質家具還有不同程度的霉斑。
記者在新房內看到,各個房間的家具已全部配置到位,確如陳先生所說,是“鋪了床單就能入住的新房子”。
半年內新房遭遇兩次返水
陳先生表示,婚房的購買和裝修幾乎花費的都是父母的積蓄。“至今我的房子都還在保修期內,去年4月房子第一次返水時,墻體發霉沒這么嚴重,家具受損也沒這么厲害,若是置業或者物業及時介入,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不至于會出現第二次返水,讓我一個好好的新家被泡成這樣!”陳先生說,自從房屋第一次出現返水時,他便將情況向物業和置業進行了反映,但未得到解決。
陳先生稱,家中第一次返水問題經過置業公司工程部人員現場開挖檢查后發現,下水管道居然沒有接入下水窨井管網,而是直接埋在了小區綠化帶的土壤里,下水管內的廢水大面積窩在綠化帶內,從而導致了房屋返水。
去年9月,陳先生帶著一大家子人準備到新房里開灶“暖房”時,打開房門才發現房子竟然遭遇了二次返水。陳先生覺得很奇怪,水根本就沒啟用,而且離開的時候都確定閥門關好了,怎么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遭遇了二次返水呢?
“結果第二次檢查發現,窨井水平線要比下水管道水平線高,導致下水無法流入窨井,我家就二次返水了!你說我能不生氣嗎!”陳先生稱,更令他不能接受的是,與置業談房屋維修和家具賠償問題時,對方提出讓他將物品折舊,“都是新家具,一天都沒用過,因為置業的原因讓我蒙受了損失,憑什么讓我把新東西折舊呢?”
因返水責任未明確拖得久
1月4日,得知記者到現場采訪,置業公司瀾庭敘項目一杜姓經理帶領小區物業經理和施工人員來到陳先生家,送來了一份“維修方案”。
“因為這個事情一直扯不清楚,責任劃分這塊兒有很大的問題,所以此事拖得有些久。”杜經理在受訪時表示。“那現在咱們確定是哪兒出問題了嗎?”記者問。“搞不清楚,沒法百分之百確定。”杜經理答。一聽這話,陳先生不樂意了,當即表示第一次新房返水時,置業方面就承認是自己的責任。“之前的不說了,反正現在肯定同意給您修,給您恢復到受損之前的初始狀態。”杜經理表示。
對于陳先生質疑置業方面處理問題態度不積極,杜經理解釋稱,新房返水對于置業公司來說是個很復雜的事情,責任肯定不在于業主陳先生,陳先生是最無辜的,“但這個責任歸誰呢?是施工單位出的問題還是建筑設計問題?樓上業主亂扔東西,沒有及時疏通的問題?很難搞清楚,我們也不好把責任強加給某一方。所以,我們和各方之間溝通的時間比較長。我們盡快將問題妥善處理解決掉。”杜經理表示,曾與陳先生就賠償事宜談過,但由于雙方預期差距懸殊,最終并未達成一致。
“是啊!你們只給5000的賠償金,這像話嗎?”陳先生說。杜經理表示,公司對于由于工程瑕疵造成的返水事件,都是以維修為主,能修的給修好,造成問題的負責給業主恢復成原來裝修時的效果。
陳先生表示不接受,稱將依法主張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