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據報道,在山西平遙古城,“純手工釀造”“純糧老陳醋”等標牌的醋隨處可見,國慶長假吸引了不少游客購買。但記者調查發現,這其中不少是廉價的貼牌醋、勾兌醋,有的稍作包裝,就從2元一斤變成售價近百元的“老陳醋”,有醋商坦言“專坑外地人”,當地居民買醋都避開古城醋店。
古城“宰客醋”打了誰的臉?
平遙古城的一些商家之所以敢以次充好、以高價賣劣質醋,一大“如意算盤”恐怕是,即便游客回家后發現上當受騙,也不會為了一瓶醋千里迢迢來算賬,黑心商家做的就是一錘子的坑人買賣。這種商家根本不考慮“可持續發展”,而是一門心思“撈一票”,試圖“坑了這撥,坑那撥”,甚至會在一定范圍的商人心中形成,不以次充好反而“很傻”的畸形價值觀。曾經以誠待客的晉商,如今卻出現了一些“敗類”,不只令人嘆息,更可能對當地形象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從記者暗訪調查的情況可知,平遙古城商家存在公開售賣勾兌醋、摻水醋的行為,廠家、商家、本地居民都心知肚明,清楚那些商家賣的是假陳醋,賺的是黑心錢,本地人不會去買。由于其主要賣給外地游客,本地人都不吭聲,甚至正規廠商擔心被圈內當成“叛徒”排斥,“沒人敢于開誠布公地說出古城陳醋的內幕”。顯而易見,假陳醋在平遙古城并非啥秘密,本地人的容忍與監管部門的不作為,乃是假陳醋得以長期存在的主要因素。
山西老陳醋聲名在外,已成為山西土特產的代名詞。假陳醋的泛濫,不僅混淆了消費者的認知,也會敗壞老陳醋的聲譽,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導致真正的老陳醋市場進一步萎縮。為保護老陳醋這一歷史悠久的金字招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假陳醋,對生產售賣假陳醋的廠家、商家依法予以處罰。同時,可按照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原則,對老陳醋生產釀造工藝予以規范化、標準化,清理不符合老陳醋標準的產品,對生產廠家不定期抽檢、暗查,并鼓勵群眾舉報。
別讓假特產毀了真名勝
地方管理者必須意識到,口碑是最重要的名片,信譽是最寶貴的財富。挨坑挨宰的游客或許不會回來找某個商家算賬,但免不了向親朋好友吐槽,一傳十,十傳百,受損的是旅游地的聲譽。一旦失了名聲,毀了招牌,惡果無需贅言。面對媒體曝光,平遙古城的市場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劣質醋問題,而且不能“就醋論醋”,應嚴查各類宰客坑客行徑,切實維護游客的合法權益。這是職責所在,更是管理者必須站穩的立場,來不得半點含糊。
進一步看,三亞宰客、青島天價蝦、雪鄉宰客……發生過侵害游客權益事件的地方,受游客歡迎度都不可避免下降。有的地方經過大力整改,才逐漸恢復游客信心。還有地方傷了“元氣”,至今緩不過來。對此,更多旅游熱點地區不能光看熱鬧,而是應當引以為戒,管好自己的轄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努力確保市場健康有序,才能使游客、商家、地方發展實現“多贏”。
我們必須看到,假醋風波必然會給當地的陳醋行業,乃至整個平遙古城旅游行業的形象、信譽等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這也就意味著,出問題的是平遙假醋,而受到連累,造成損失的卻不僅僅是當地的陳醋行業。這也引發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隨著全民旅游時代的到來,如何充分培育和引導當地的土特產、旅游紀念品市場健康發展,讓其成為發展旅游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應該像現在的平遙假醋這樣,成為當地旅游市場的一塊傷疤,給當地旅游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影響和損害。
低質旅游開發當猛醒
在傳統的旅游六要素即“吃住行,游購娛”中,游客“購”的主要就是旅游目的地當地的土特產、旅游紀念品,可以說這是一塊無比龐大,但長期以來又被我們有意無意忽視的市場。盡管現在越來越多地方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國家標志地理認證產品,可以直接轉化為游客購物清單上的旅游紀念品或土特產品,但因為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大大壓制了游客的購買欲望,也損害了當地旅游市場的形象和信譽。
在大眾旅游時代的初級階段,依靠獨特的自然景觀、IP效應,不少景區尤其是“十一”黃金周這樣的旅游旺季并不缺游客,靠著門票收入,粗制濫造的下游市場,也能夠積攢人氣,收獲頗豐。但隨著消費升級,尤其是國人旅游啟蒙的逐步完成,社會對于旅游品質的要求整體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向國際旅游市場,那些仍過于依賴門票收入,或者旅游開發能力依舊仍停留在打造同質化工藝品一條街層面的景區,必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有專家指出,過度依賴門票經濟已成為阻礙中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這其中一個重要表現或說結果就是,不少景區深陷門票依賴之中,而逐漸喪失了旅游產品開發的能力和積極性,以及對旅游市場升級的敏感性。無特色的旅游“特產”,假冒偽劣充斥的低端旅游紀念品,都是其具體表征。當然,也有一些景區因為率先告別單一的門票依賴而嘗到了轉型、升級的甜頭,如免門票達十年以上的杭州西湖,人氣、旅游收入、口碑都不降反升;古老的故宮近年來通過各種跨界、觸網,加大旅游關聯產品的開發,一躍成為新網紅。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微言大義:
@萌yl:去平遙不是應該買牛肉么?
@小山山的小可愛_:山西人告訴你,不要去景點買醋。
@庸俗的過客:在晉商窩里,卻早沒了晉商精神……
@passssssss:希望大家不要一竿子打死平遙人。古城里的商販來自全國各地,好多連平遙話都不會說。
@賣命推劵的二狗菌:奶粉、疫苗都有人敢造假,一瓶醋有什么不敢的?
編后語:
假陳醋的泛濫,砸的不僅是山西醋這個招牌,更是平遙古城這個旅游勝地的招牌。當不法商家“殺雞取卵”時,有關部門絕不能再以鴕鳥心態對待,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打擊。只有實現旅游市場的長治,構建健康經營環境,才能讓游客安心游玩購物。而在此基礎上,如何讓旅游業發展帶來的“流量”推動旅游經濟做大做強,無疑是值得地方政府、相關企業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