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永輝與騰訊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其共同布局的到家業務新模式——永輝生活衛星倉。不同的是,永輝超市、超級物種均是騰訊在永輝固有業務上的升級和改造的,而衛星倉則是永輝與騰訊股權合作后,首次推出創新的零售模式。
永輝云創戰略合伙人馮輝告訴新京報記者,在永輝的布局中,傳統的紅色標準超市和Bravo超市解決的是周末家庭集中采買和休閑的需求;永輝生活解決社區周邊的便利店需求;超級物種解決的是
“邊逛邊吃”的體驗式購物需求,以及消費升級后對商品品質的需求。此次推出的永輝生活衛星倉,則是為了滿足線下到家業務,屬于對新增需求的擴展。
此前,永輝已將到家業務接入到京東到家,截至今年4月底,已經有500家永輝門店接入。那么,接入京東到家的永輝和新模式衛星倉是否會“左右手互搏”?永輝云創戰略合伙人馮輝解釋稱,衛星倉與此前接入的京東到家是兩種并行的模式。但衛星倉目前還在試跑期間,目前僅在福州進行嘗試,落地6個,規模相對較小。
以倉配和物流為核心的永輝生活衛星倉,對標了盒馬鮮生的“3公里30分鐘送達”的外送業務。在此部分中,永輝生活衛星倉強調相同的送達時效,并從線下向線上引流,但對揀貨、結算、打包時效要求更嚴格,力求3分鐘內實現。
永輝生活衛星倉更突出生鮮貨品的需求。在永輝云創戰略合伙人馮輝看來,生鮮貨品是用戶在到家業務中需求和購買頻率都較高的,因此其在3000個sku(庫存量單位)中,將生鮮的占比提升至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永輝生活衛星倉采用的是自建物流團隊,而非此前合作的眾包物流企業達達。在馮輝的設計中,每個衛星倉配備10個左右揀貨員,50個配送人員,目前日單量在3000單左右,目標是日單量6000單。主要采用永輝的自建物流團隊,在高峰期也會使用部分第三方物流團隊,但著裝和標準均與自建物流團隊統一。
虧損和擴張的平衡問題是永輝現階段需要面對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永輝旗下智慧零售業務的主體是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稱:永輝云創)營業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近六倍,凈利潤-3.8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一倍。對此,永輝云創聯合創始人張曉輝坦承,資本市場確實對其業績有壓力,但目前還在快速鋪開階段,一旦業務嘗試順利,營收增長將更加迅速,到一定時間節點也會實現盈利。
2017年12月11日,永輝公告稱,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同時,騰訊擬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取得云創在該次增資完成后15%的股權。這次衛星倉的上線,則是騰訊永輝股權合作后,首次開發出全新的零售模式,以前以改造和升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