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透式監管和全鏈條問責監管方式下,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必然是無處遁形。
近日,證監會對海通證券、海通資管在開展投資顧問、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未審慎經營、未有效控制和防范風險、合規風控管理缺失等違規行為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
“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加大執法問責力度,實施穿透式監管和全鏈條問責,重點突出對合規風控體系和公司治理的檢查執法,堅持有案必查、罰必雙罰、落實經濟罰,讓違規機構和人員付出沉重代價。”——證監會再次重申了對違法違規行為嚴監管的堅定態度。
筆者認為,證監會對海通證券和相關人員的監管措施也給更多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敲響了警鐘。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專業機構,不遵守合規底線,違背勤勉盡職原則,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破壞了行業生態,而證監會對這種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也是對資本市場“零容忍”方針的貫徹落地,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都不要心存僥幸,在穿透式監管和全鏈條問責機制下,任何違法違規行為都難逃監管“法眼”。
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業務涵蓋發行承銷、投資交易、資產管理、投資顧問等,在連接投融資兩端、發揮資產定價和穩定市場功能,助力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以及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都發揮著關鍵作用。
但目前仍有少部分機構勤勉盡責意識不強、內控松散、合規風控意識淡薄,行業內仍存在“買方業務賣方化”“合規風控形式化”“長期投資短期化”等不良傾向,這些都阻礙了行業良性生態的建設,也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秩序。
“資本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生態好了,大家才會對這個市場有信任有信心,資源配置、財富管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功能才能有效發揮。”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開表示,監管就是要創造良好生態,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讓各方都愿意來、留得住。
因此,作為資本市場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理應堅守初心、提高認識,切實履行合規風控主體責任,堅守勤勉盡責底線,提高專業服務水平,自覺維護市場秩序。
在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注冊制持續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需要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健全與其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全面風險管理架構,提升機構風險控制精細化能力,勤勉審慎開展業務,而且要不斷完善與注冊制相適應的責任體系,重塑和強化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在培育發行主體、詢價定價、風險管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環節的責任。
在新發展格局下,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要繼續深化行業的轉型發展,同時,要壓實行業機構的合規風控主體責任,強調主動合規、實質合規意識,督促行業形成自我約束機制。
筆者認為,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既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在此過程中,機構觸犯任何違法違規的行為不僅會受到嚴厲懲罰,也將成為阻礙自身發展的絆腳石,所以,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要想做大、做強,首先要愛護自己的“羽毛”,呵護自己的品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