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新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00519.SZ,以下簡稱“新光藥業”)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度凈利潤9390萬元,同比增長6.71%。
就在新光藥業發布業績增長公告之時,新光藥業亦同步宣布,將公司2016年上市募投項目,即“研發質檢中心建設項目”延期。
新光藥業對此解釋稱,由于公司擬改變項目實施地點,導致該項目選址、報批、落地建設等時間超出公司預計時間。
這已經并非新光藥業首次對旗下募投項目進行延期,《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6月份和2018年12月份,新光藥業就已經將“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研發質檢中心建設項目”“區域營銷網絡建設項目”進行過延期。
根據新光藥業招股書顯示,上述募集項目全部圍繞公司主營業務中成藥展開的,建設周期分別為2年、2年、3年,若以新光藥業2016年6月登陸創業板算起,上述募投項目的建設周期均已超過當時的招股書承諾時間。
募投項目的多次延期是否會對公司業績等方面產生影響,自3月12日起,記者多次致電并致函新光藥業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稱采訪函需要董秘回復,但董秘年前便休假去了,暫時聯系不到。
數次延期的募投項目
天眼查顯示,新光藥業前身為浙江新光藥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而后在2012年8月28日,公司整體變更為新光藥業,并于2016年6月24日登陸創業板。IPO募集資金總額為2.44億元。
根據招股書內容顯示,上述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研發質檢中心建設項目”“區域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分別為16493萬元、2122萬元、2573萬元。
其中,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的建設與黃芪生脈飲產能利用率較高有關。招股書顯示,2013年~2015年,黃芪生脈飲及其他合劑(口服液)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0.56%、128.47%、132.76%。
而若上述項目建成后,可以使得新光藥業黃芪生脈飲及其他合劑(口服液)的生產能力由原1.33億支/年增至3.53億支/年。根據規劃,該項目建設期為2年,建設期結束并投產后第三年達產,第一、二、三年新增產能比例分別為50%、80%、100%。
依照原計劃,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為2018年6月24日,但就在2018年6月22日,新光藥業發布公告稱,將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調整為2018年12月31日。
與此同時,研發質檢中心建設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也從2018年6月24日調整為2019年12月31日;區域營銷網絡建設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從2019年6月24日調整為2020年12月31日。
對于募投項目的整體延期,新光藥業稱,募投項目在前期雖經過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無法在計劃時間內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而后在2018年12月25日,新光藥業稱,由于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分為“中藥提取生產車間”與“合劑制劑生產車間”兩個階段,其中前者已通過認證投入生產,后者亦完成主體建設,進入設備調試階段。但因為對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的調試時間超出預期,于是將項目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調整為2019年6月30日。
頻繁延期募投項目是否會對業績產生影響,新光藥業在招股書中曾表示,若公司募集資金計劃投資項目建成后,公司年新增固定資產折舊預計約為1574.98萬元。但在募集資金項目達產并實現預期經濟效益前,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凈利潤及凈資產收益率,短期或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財報顯示,新光藥業已經累計投入募集資金10188.15萬元,分別用于“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GMP生產線建設項目”“區域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研發質檢中心建設項目”的建設。
新光藥業2019年半年報顯示,“年產2.2億支黃芪生脈飲制劑生產線GMP建設項目”已于報告期內完成建設并通過GMP認證。
拳頭產品毛利率逐年下降
資料顯示,新光藥業主要從事中成藥、化學藥、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黃芪生脈飲、伸筋丹膠囊和西洋參口服液。
其中,在招股書中,新光藥業稱黃芪生脈飲為全國首創,主要用于氣陰兩虛、心悸氣短的冠心病患者,市場需求旺盛,是公司的主導產品。但實際上,黃芪生脈飲并非新光藥業獨家品種,江西南昌濟生制藥廠亦生產該產品。
據悉,黃芪生脈飲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黃芪、黨參、麥冬、五味子、西洋參等中藥材,這就使得黃芪生脈飲的業績表現受制于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影響較大。
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黃芪生脈飲的毛利率連年下降,分別為71.32%、64.76%、59.57%。而據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顯示,黃芪生脈飲原材料中的黃芪、黨參近三年來處于增長狀態。
新光藥業也表示,由于中藥材價格受產地氣候變化、人工成本變化、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若公司所需主要中藥材原料價格大幅上升,將對公司盈利狀況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新光藥業仍面臨銷售區域過于集中的風險,雖然新光藥業在招股書中曾表示,要在穩固浙江省內市場的基礎上,逐步拓展省外市場,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進展似乎并不順利。2013年~2018年,新光藥業浙江省外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4.81%、12.87%、12.93%、13.3%、13.51%、13.71%。
而上述募投項目中的“區域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便是為了新光藥業省外市場的拓展而建設的。在招股書中,新光藥業計劃在3年內,分別以江蘇、山東、北京、福建、上海、河北、廣東、四川等8個省(市)的省會城市或地理中心城市購置辦公用房,設置8個省(市)級辦事處;同時計劃在浙江、江蘇、山東、福建、河北、廣東、四川的重點二線城市租賃辦公場所設置地級市銷售辦事處,對該城市的產品市場進行深度開發,并以每個地級市銷售辦事處拓展輻射到該地區下屬的縣級城市。
但該項目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從2019年6月24日調整為2020年12月31日。而在建成投入使用之前,公司如何為產能擴張提供市場保障,新光藥業尚未回復記者。
不過,新光藥業方面也在2019年半年報中坦承,公司面臨產能擴大后的銷售風險,即公司產能擴張后,如公司不能持續有效開拓市場,或后期市場情況發生不可預見的變化,將會對擴產項目的投資回報和公司的預期收益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