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永磁近日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表現亮眼。不過,就在業績向好的同時,金力永磁卻出現了股東、高管接力減持的情況;此外,金力永磁與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也頗受市場關注。
業績增長質量存疑 難振低迷股價
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金力永磁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6.97億元,同比增長32.62%;凈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6.54%。金力永磁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內風電行業需求增長以及公司海外風電業務增長所致,風電領域收入較上年大幅增長逾120%。
不過,業績的向好與其多項財務指標卻發出不同的信號。金力永磁2019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分別達到9.05億和1.89億元,合計達到10.94億元。而其貨幣資金僅3.26億元,尚無法覆蓋其約4億元的短期借款。數據顯示,金力永磁資產負債率達到50%,而同期其可比公司中科三環資產負債率為17.8%,寧波韻升為25%,正海磁材則為27.8%。
除資產負債率顯著高于同業,金力永磁應收賬款、存貨等也存在數額巨大并面臨計提風險。截至2019年9月末,金力永磁應收帳款為6.4億元,較期初大幅增加73.14%;存貨價值也達到6.27億元。按照當期22.59億元的總資產計算,金力永磁應收帳款與存貨所占總資產比例合計達到了56.09%。
另外,在業績向好的同時,金力永磁也出現了股價持續下行、股東接連減持的情況。截至今日,金力永磁報收29.95元/股,較去年年中75.89元/股的歷史高點相比跌去逾6成。彼時,中信建投深圳深南中路營業部等知名游資頻繁現身龍虎榜,為其股價煽風點火。但自去年9月起,金力永磁股價進入下行通道,更一度創下5個一字跌停。
一位投資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金力永磁彼時股價下跌最直接的原因即IPO限售股巨額解禁以及股東減持。公告顯示,金力永磁IPO解除限售股份數量占金力永磁總股本的51.4975%,實際可上市流通的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44.241%。
除巨額解禁打壓股價外,金力永磁股東及高管紛紛減持也令市場質疑其是否對公司抱有信心。公告顯示,金力永磁股東第二大股東金風投控減持640.42萬股,減持比例達到1.55%,套現約2.5億元;第五大股東遠致富海減持413.43萬股,減持比例為1%,套現約1.45億元。此外,金力永磁董事及高管毛華云、呂鋒和鹿明等也紛紛選擇減持。
大額關聯交易引獨立性質疑
除財務問題引人關注外,金力永磁與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則更受外界矚目。去年11月,金力永磁發布了關于2020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公告顯示,金力永磁在2019年1至9月與金風科技框架合同實際發生金額7.09億元,預計2020年發生金額將達到12億元。資料顯示,金力永磁第二大股東金風投控為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
根據金力永磁與金風科技簽訂的框架合同,金力永磁向后者及其附屬企業供應磁鋼產品;后者則根據其自身與中國中車下屬企業和南京汽輪的風力發電機采購合同,將相應的磁鋼采購總數量的部分劃給二者采購。公告顯示,在金風科技指定采購模式下,在與其簽訂的框架協議范圍內,金力永磁對中國中車下屬企業和南京汽輪的銷售額在2019年前三季度為4.39億元;預計2020年這一數值將達到11.52億元。
以金力永磁2019年前三季度約11.7億元的營收計算,其僅在金風科技指定采購模式下產生的4.39億元銷售額就占到其營收的37.52%,顯示其對金風科技的依賴性。公告顯示,金力永磁向金風科技及其附屬公司銷售商品合同金額達到4759萬元,向其接受或提供服務合同金額為500萬元。
此外,金力永磁還與贛州稀土集團、江銅稀土磁材公司等關聯方存在自原料采購、委托加工、銷售產品和接受及提供服務等幾乎全部環節交易。上述關聯交易預計金額達到5.63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已完成1.35億元。上述投資人士表示,金力永磁關聯交易集中在幾個主要股東,且貫穿幾乎整個業務流程,顯示其對相關方已有一定的依賴性,并對自身的獨立性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早在上市之前,金力永磁已與金風科技進行有大額關聯交易。招股書顯示,2015至2017年,金力永磁對金風科技的關聯銷售金額分別為542.63萬、3319.59萬和5627.95萬元;此項數據2016年的同比增速高達511.76%,但金風科技業績數據顯示,其主營業務收入當年同比下降12.2%。也就是說,金風科技在主營業務收縮、采購需求降低之際仍大幅增加對金力永磁的采購金額。對此,外界有聲音質疑金風科技系利用自身的體量優勢,通過關聯交易,調節金力永磁業績表現,助力其上市過會。
直至今日,金力永磁仍保持有與金風科技之間的大額關聯交易,這也令外界對其獨立性以及是否對后者形成依賴格外關注。中國網財經記者就上述問題先后致電致函金力永磁,但截至發稿,對方尚未作出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