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證券三名資管業務負責人近日被江蘇證監局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顯示新管理層落定后,公司經營及治理情況仍待調整。
函件顯示,東海證券在資產管理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有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時,違反了《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四十條規定。公司時任分管資產管理業務的副總裁及資產管理分公司負責人彭曉星、時任產品經理彭華作為直接責任人,被江蘇證監局監管談話。
另外,東海證券時任負責人趙俊也因公司在資管業務展業過程中存在有風險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個別業務開展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被江蘇證監局監管談話。
事實上,東海證券已多次因資管業務違規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去年6月,東海證券因對境外子公司管控不到位,未有效監督其強化合規風險管理及審慎開展業務,以及在2014年有關資產管理計劃盡職調查不充分,未對標的資產的評估價值作出合理判斷,業務開展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等違規事項被江蘇證監局要求責令改正并提交書面整改報告。資料顯示,東海證券2019年6次被監管處罰。
與資管業務違規事項頻發相對應的,是東海證券資管產品頻繁踩雷。東海證券2019年半年報顯示,隨著報告期內資本市場回暖,公司實現營收9.1億元,同比增長59.5%;凈利潤2.36億元,較上年同期扭虧。但資管業務方面,東海證券因大額計提致使手續費凈收入同比下降32.55%至0.28億元。
公告顯示,東海證券去年上半年3只資管計劃踩雷,分別涉及“11凱迪MTN1”、“13中森債”、“16中信國安MTN002”等。數據顯示,東海證券當期對上述資管產品計提減值準備1.87億元。中誠信在評級報告中表示,“在信用違約風險加大的環境下,公司前期發行的資管產品出現較多違約事件,受此影響資管收入大幅下降,公司整體投資管理能力仍須進一步提升”。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公司經營方面出現問題之余,東海證券的公司治理狀況也受到外界關注。
去年7月16日,東海證券原董事長朱科敏向董事會提請辭職;當晚,朱科敏被公安方面帶走;18日,東海證券公告其處于配合調查階段。之后,東海證券董事長一職由董事陳耀庭代理;直至今年1月,東海證券董事會選舉錢俊文為董事長,殷建華被聘為總裁并代行合規總監職務,韓斌被選舉為監事會主席。2月26日,東海證券公告,由馬蕓擔任公司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
值得注意的是,殷建華與馬蕓均為監管系人員空降。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殷建華曾任江蘇證監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馬蕓曾任江蘇證監局會計監管處調研員、處長。至于管理層落定之后東海證券的未來走向,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