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游鈞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是穩定的,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這是連續第七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去年底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2%,低于預期調控目標。
“從今年1月份的數據來看,主要的就業指標也是運行在合理區間。但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不小。”游鈞表示。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就業觀念、就業取向會隨著調整,將帶來新的一波就業結構的調整,并傳遞到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穩就業的主要發力點在于降成本,加快落實國家對于減免社保繳費、緩繳住房公積金等措施,降低企業短期的用工成本壓力。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搭建線上就業平臺,進行線上招聘、視頻面試、在線培訓等,滿足企業臨時性的用工需求。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則應進一步出臺力度更大的降成本政策,加大對于中小企業的支持。
游鈞表示,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是可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
游鈞介紹,下一步人社部將重點要做好“擴、穩、保、促、兜”5項措施的工作。具體來看,一是“擴”。堅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各方面的政策要圍繞促進就業來綜合發力。二是“穩”。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要并舉。三是“保”。要因地因人施策,精準幫扶,多措并舉來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四是“促”。一方面,要優化就業服務來促進供需雙方高效便捷對接。另一方面,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五是“兜”。要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范圍,對市場上難以就業的人員要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