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在三季報中曾預計2019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0.8億元—1.2億元,不過其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卻顯示,修正后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6億元—38億元,反差不可謂不大。
雖然2019年末結束的配股融資,暫緩了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天齊鋰業、002466.SZ)的債務壓力,但接踵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業績虧損,令這家亞洲最大的鋰電巨頭再次陷入不確定中。
天齊鋰業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曾明確表示,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0.8億元—1.2億元,同比下滑96.36%—94.55%,雖然業績大幅下滑,但仍然處于盈利狀態。
不過4個月后,該公司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卻顯示,對《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中披露的全年業績預告進行修正,修正后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6億元—38億元,反差不可謂不大。
對于業績修正的原因,天齊鋰業表示,2019年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鋰產品市場復蘇緩慢,行業面臨多重壓力和巨大挑戰,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滑,在收購智利SQM公司(擁有世界最好的鹽湖礦)23.77%后,公司財務負擔沉重。
同時,其投資及營運項目涉及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業務和財務會受所在國家的法律框架及政府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特別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以后,發生了較多未預見或未能充分預計的情況,從而對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隨后,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將天齊鋰業的公司家族評級,以及天齊芬可有限公司發行、天齊鋰業擔保的3億美元債券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從“B1”下調至“B2”,評級展望仍為負面。
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這已經是穆迪三個月內第二次對天齊鋰業下調評級。2019年12月,穆迪已將天齊鋰業企業家族評級由“Ba3”下調至“B1”,評級展望為負面。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兩次評級下調的原因,都與天齊鋰業日趨緊張的資金鏈有關。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天齊鋰業負債總額達367.28億元,同比增長317.49%,其中有息負債達336.9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一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負債為31億元,而同期貨幣資金僅為17.38億元。
雖然,天齊鋰業在2019年12月末剛剛結束了一輪配股融資,用于償還購買SQM公司23.77%股權的35億美元并購貸款。可合計29.3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金額相較于35億美元的債務而言,仍缺口較大。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天齊鋰業繼續融資還債的步伐不會輕易停下,其也寄希望于2020年鋰價能夠企穩反彈,為公司帶來明顯的業績支撐。
不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天齊鋰業2016—2018年業績增速持續下滑,而資產負債率卻不斷攀升。
截至2020年2月21日,天齊鋰業股價報收于36.36元/股,較前期高點下挫44.17%。在2019年11月19日—2020年2月21日的交易區間,天齊鋰業股價漲幅較可比公司贛鋒鋰業(002460.SZ)少86.22個百分點。
配股融資難抵債務高壓
天齊鋰業前身為四川省射洪縣的第一座碳酸鋰工廠,名為射洪鋰業。2004年,蔣衛平接手后將該公司更名為天齊鋰業,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在蔣衛平的帶領下,天齊鋰業先后在2014年和2018年將全球儲量最大的固體鋰礦石供應商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下稱泰利森)和擁有世界最好鹽湖礦的智利SQM公司納入麾下,一躍成為鋰電行業的全球龍頭之一。
進入2019年,由于鋰產品價格不斷下滑,天齊鋰業蛇吞象式的并購弊端開始顯現。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37.97億元,同比下滑20.21%;實現歸母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滑91.74%。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該公司表示,一方面由于此前收購SQM股權帶來的并購貸款導致財務費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報告期內鋰價下行,產品銷售毛利率降低;此外,按照權益法核算的SQM投資收益以及外幣負債匯率,對公司歸母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天齊鋰業負債總額為367.28億元,有息負債為336.9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5.23%。其中,一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負債為31億元,同期貨幣資金僅為17.38億元。
在此背景下,天齊鋰業開始配股融資,用于償還購買SQM 23.77%股權的35億美元并購貸款。而值得注意的是,此項貸款的還款期限為2020年11月29日。
據公告顯示,天齊鋰業2019年末的配股,有效認購數量為3.35億股,占可配售股份總數的97.82%,認購金額為29.32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天齊鋰業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張靜、李斯龍合計認購1.41億股,占可配售總數的 41.03%,而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質押數量為3.24億股,質押率為60.87%。
當然,29.32億元的配股融資金額,相較于35億美元的并購貸款而言,實在有限。不過,就短期來看,可以暫緩天齊鋰業的負債壓力。
天齊鋰業近一年股價走勢(單位:元)
數據來源:Wind
業績增速持續下滑直至大虧
天齊鋰業的高光和低迷往往伴隨著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價格波動。
前期,鋰價高企時,天齊鋰業股價、業績雙雙攀升,股價在2017年創出77.06元/股的新高,僅2017年最高漲幅就達174.82%;同樣,其營收在2017年達到54.70億元,同比增長40.09%。
然而,好景不長,鋰價在2018年初創新高后開始不斷下挫。據SMM數據顯示,2018年初國內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噸價在17萬元和15萬元左右,至2019年12月初已回落至5萬元和6萬元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天齊鋰業正是在2018年5月,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價格處于階段性高位的時候,斥巨資杠桿收購SQM公司23.77%的股權。也就在同一年,天齊鋰業業績增速開始大幅下滑。
據Wind數據顯示,2016—2018年,天齊鋰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05億元、54.70億元和62.44億元,同比增長為109.15%、40.09%和14.16%;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12億元、21.45億元和22億元,同比增長510.03%、41.86%和2.5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在顯著下滑,至2018年末增速僅為2.57%。
而與不斷下滑的業績增速相對應的則是,該公司不斷攀升的負債。Wind數據顯示,2016—2018年,天齊鋰業的總負債分別為54.11億元、72.05億元、326.97億元,同比增長57.12%、33.14%、353.81%。
進入2019年,天齊鋰業業績并未止跌反彈,而是一路向下,直至虧損。據其《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顯示,天齊鋰業2019年全年歸母凈利潤預虧26億元—38億元,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該公司的負債總額高達367.28億元。
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天齊鋰業在三季報發布后,之所以在短短一個季度之內出現大幅虧損,主要因為該公司第四季度,計提SQM公司和SALA公司的減值準備合計22.38億元、涉及澳大利亞稅務調整影響1.47億元、涉及智利稅務調整影響3.32億元。
而據天齊鋰業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公告顯示,2019年1—9月,SQM公司營業收入為14.71億美元,同比減少2.29億美元,下降13.47%;歸母凈利潤為2.11億美元,同比減少1.20億美元,下降36.22%;
天齊鋰業管理層表示,導致SQM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鋰行業整體供需關系調整影響,鋰及衍生物產品價格的下滑,且此下滑趨勢目前未見改善。
而《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天齊鋰業在澳洲的年產2.4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項目,目前進展緩慢。公司表示,由于嚴重缺乏海外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和專業人才團隊,項目調試方案論證不充分以及新設備、新工藝技術需不斷優化調整等多重因素,該項目雖歷經一年的調試周期,至今仍沒有達到全線規模化生產狀態,導致公司預計的投資目標還未實現。
一邊是鋰價低位運行,償債壓力巨大,一邊是肺炎疫情影響,企業經營難度加劇。天齊鋰業的2020年或仍需艱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