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難,物流運輸難,供應鏈運轉不暢……2月11日,工信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穩步有序恢復工業通信業企業正常生產,切實降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疫情發生以來,部分經濟活動停頓,導致有效需求不足,要素保障困難,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加大;受疫情影響,部分行業企業預期轉弱,擴產能力面臨制約。
目前不少企業面臨復工復產難。一是工人返工難,疫情發生以來,各省市普遍對流動人口和外出打工返鄉人員采取隔離觀察等限制性措施,導致異地員工返程返崗困難多,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嚴重的招工難問題。
二是物流運輸難。部分地區對交通進行了嚴格管控,重點保障醫療物資和有關人員運輸,企業復工后可能面臨原料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的困難,影響復工進程。
三是供應鏈運轉不暢。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企業復工時間參差不齊,導致企業供應鏈運轉受阻,影響正常生產。
四是企業資金鏈緊張。企業不能復工沒有營收,但仍需支付工資、房租、利息等固定支出,部分企業出現現金流困難。
五是防疫物資短缺。目前口罩、消毒用品等基本防疫物資供應仍處于緊平衡。企業既想盡快復工減少損失,又擔心疫情蔓延,面臨兩難選擇。
對于上述難點痛點,工信部精準施策,推出了五項措施。
辛國斌說,分類分批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疫情嚴重地區特別是湖北省仍然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其他地區在做好防控的同時,要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細化明確分批復工方案。要推動大企業重點項目順次復工復產。要組織重點資料物資企業復產擴產,日常生活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推動產業鏈關鍵核心環節企業的復工復產,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復工。
此外,還要保證運輸鏈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大企業表率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幫扶力度;優化政府公共服務。
“繼續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穩步有序恢復工業通信業正常生產,穩定物資供應和社會預期,已成為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辛國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