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了1月份CPI數據:同比上漲5.4%,為近年罕見的“破5”。
不過這一漲幅并未超出市場預期。由于去年同期物價基數較低、春節錯月等原因,分析機構普遍認為1月CPI漲幅為今年全年峰值,此后將趨于回落。
1月份CPI創八年多以來新高 去年同期基數低是主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為近八年多以來首次“破5”。上次CPI月度同比漲幅“破5”是在2011年10月份。
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0.6%,漲幅擴大3.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10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6%,漲幅擴大0.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29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價格下降5.0%,連續四個月下降;雞蛋價格上漲2.8%,漲幅回落4.5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漲幅在10.4%—20.2%之間,均有不同程度回落;豬肉價格上漲116.0%;鮮菜價格上漲17.1%。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上漲2.3%、2.2%和0.9%。
1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既有春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因素,也有今年與去年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低的因素。后者的影響更為突出。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1月份5.4%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4.0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4個百分點。
1月份CPI大概率已達全年峰值 機構預計此后將趨于回落
1月份CPI漲幅擴大并未超出市場預期。由于去年同期物價基數較低、春節錯月等原因,此前分析機構普遍預計2020年的CPI峰值會出現在年初,之后則會逐漸趨于回落。雖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供給端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并未改變機構對于物價變動趨勢的預期。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預計,1月大概率是全年CPI高點。今年1月份非食品類價格環比表現較強,主要是新冠疫情對供給端形成的沖擊,即務工人員返鄉、疫情防控商戶休業等。2月中旬各地將陸續復工,但疫情影響仍在,服務類產業的供給和需求均受到影響。不過他仍然認為,今年CPI高點可能在年初,隨后平緩下行。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1月CPI同比增速升至5.4%,大概率是本輪峰值,之后將趨于回落。他預計一季度結束后將回落到4.0%;二季度結束后將回落到3.0%。
交行金研中心唐建偉、劉學智認為,2月份物價翹尾因素下降,疫情導致大量消費需求明顯減弱,特別是餐飲、旅游、運輸等消費顯著下降,CPI同比漲幅可能回落到5%以內。二季度疫情減弱之后CPI可能回升,三季度之后將明顯回落,全年呈前高后低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