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第二輪全國帶量采購在上海正式開標。
天弘醫療健康兩位基金經理劉盟盟和郭相博認為,經歷第一次沖擊后,第二次帶量采購對醫藥板塊影響整體可控。政策靴子落地后,市場將迎來業績預告期,目前醫藥行業預披露公司表現較好,政策壓制過后,醫藥行情有望走穩。全年來看,醫藥板塊仍具有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重點看好成長明確的白馬股、創新藥及配套產業鏈、部分醫療器械細分品類。
醫藥行業成長性好,值得長期投資
回顧2019年,醫藥板塊結構性行情異彩紛呈,醫藥主題基金業績整體表現優異,以天弘醫療健康混合為例,其A類份額在2019年全年回報接近60%(Wind)。該基金采取了業內少見的雙基金經理管理的方式,由具有豐富醫藥產業經驗的劉盟盟和郭相博聯手執掌。
進入2020年,醫藥板塊的行情還在繼續。年初以來,截至1月16日,中信醫藥行業累計上漲3.41%,遠超大盤0.79%的漲幅,去年以來累計漲幅近43%。未來醫藥板塊行情能否繼續?現在是否適合“上車”?
劉盟盟認為,醫藥屬于典型的成長型行業,國內外歷史經驗均表明,醫藥行業牛股輩出,值得長期投資,可以持續獲得超額收益。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轉移、政府投入增加等因素將不斷推動行業快速增長,并隨著時間的演繹,不斷催發新的重點投資領域。
她建議投資者,可通過自下而上選股,從空間大、景氣度高或景氣度正在上升的細分領域中甄選優質個股,像創新、進口替代、國際化、集中度提升等都將是2020年醫藥投資的重要線索。
主動管理+金融科技,或將創造長期超額回報
醫藥板塊公司眾多,同質化程度較低,專業性高,選股難度一直比較大,因此,醫藥主題基金經理一般具有專業醫藥經驗的人來擔任。
劉盟盟也認為,普通投資者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炒股風險比較高,最好通過專業機構來投資。特別是醫藥行業目前結構調整劇烈,個股分化嚴重,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持續。“目前市場上的醫藥基金,基金經理都是專業背景出身,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信賴的產品。”
劉盟盟本人是資深的醫藥產業研究專家,具有醫藥產業背景和16年證券從業經驗,曾任職于葛蘭素史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她的搭檔郭相博,曾任職于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天弘醫療健康基金旨在優選醫療健康行業相關的優質股票,在嚴格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的前提下,深入產業研究,力爭取得長期超額回報。該基金自2018年初轉型成立以來,累計收益36.31%,年化回報接近17%(wind,截至2020年1月16日)。
郭相博表示,天弘醫療健康的獨特優勢在于,借助公司強大的金融科技輔助選股。“天弘醫療健康基金自成立之初就與天弘智能投資部一起構建了天弘醫藥大數據模型,這是我們的產品跟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較為顯著的特點,即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手段,協助醫藥行業的研究與投資。”
據郭相博介紹,通過大數據產品,一方面可以對上市公司產品銷售情況進行實時跟蹤監控,有助于投資上驗證邏輯,還能預判上市公司業績,更加深入和緊密地跟蹤持倉公司的基本面變化。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跟蹤,可以協助基金經理篩選出被市場忽略的熱點和未來潛力產品,為投資提供指導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