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搞資金池。
阜興集團董事長朱一棟被抓捕回國一年多之后,遭遇證監會下發的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決定。
朱一棟在2018年曾因操縱市場違法行為被證監會采取三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而2020年一開始,朱一棟又領到更嚴厲的處罰。
證監會近日披露市場禁入決定書,對朱一棟為首的阜興系私募機構相關負責人分別進行了3年、10年以及永久市場禁入措施。其中,朱一棟、趙卓權被終身禁入,余亮10年禁入,徐銘、張敏、李木松、王源3年禁入。
大搞“資金池”
朱一棟、趙卓權二人一手創辦了阜興系私募機構。通過阜興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源岑投資有限公司等持有或委托趙某、唐某等具有親屬、朋友、老鄉關系的人員或公司員工代持股份的方式,二人實際持有上海意隆、上海郁泰、上海西尚、易財行(下稱“阜興系私募機構”)等四家私募機構的股權。
此外,朱一棟、趙卓權又委任王某忠、朱某帥、季某、趙某等具有親屬、朋友、老鄉關系的人員或公司員工擔任四家私募機構法定代表人。
朱趙二人負責阜興集團及阜興系私募機構重要事項的決策,阜興系私募機構的經營、資金調撥和使用以及財務管理均由阜興集團集中、統一管理,相關指令由朱一棟、趙卓權直接下達。
阜興系私募機構在阜興集團統一管理、協調下實行一體化運營,在產品的募集、投資、管理、退出四個階段各有分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產品的全鏈條管理。朱一棟和趙卓權總攬全局,尋找項目或提出融資需求,向下傳達產品發行的需求和計劃、商定產品銷售政策等,指示阜興集團資金部統一把產品募集所得資金歸集至資金池進行集中調撥。
其中,上海郁泰主要負責募集環節中的產品設計、備案、投后管理和兌付清算等業務。朱一棟直接主管上海郁泰,負責相關產品發行的最終審核,王源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歷任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主要對擬發行的項目進行盡調,負責設計融資和交易結構以及擬定相關協議。李木松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擔任副總經理分管產品部,是產品設計負責人。
上海意隆主要負責募集環節中的產品銷售。上海意隆根據阜興集團確定的銷售政策和上海郁泰制作的基金合同和推介資料,負責組織、培訓和管理銷售團隊,積極推介、銷售產品,并將產品已簽約的基金合同、投資者轉款憑證、投資者個人信息等簽約信息反饋給上海郁泰。同時,也配合上海郁泰發布以上海意隆名義發行的產品的信息披露文件。上海意隆由趙卓權分管。余亮2012年3月至2018年4月擔任總裁,對上海意隆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徐銘2014年2月至2018年7月擔任副總裁,為私人銀行部及主要銷售團隊負責人,分管培訓部、市場部和投資咨詢部;張敏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擔任副總裁,為前鎰金融部及主要銷售團隊負責人。
上海西尚實際由上海郁泰的人員負責經營,上海郁泰借用其名義對外開展業務。
易財行主要負責基金銷售,共發售過兩只私募基金產品。其中,“易財1號醫療產業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11日。易財行由趙卓權主管。2016年9月份后易財行的證照上交給阜興集團。
證監會指出,阜興系私募機構雖然各有分工,但在私募基金最為核心的投資管理環節,四家私募機構均無相應的部門機構設置,未配備相關人員負責投資項目甄選、盡職調查、項目跟蹤、收益回籠等具體工作,投資管理職能完全集中于朱一棟、趙卓權等少數阜興集團核心人員,投資職能嚴重虛化,基金財產的專有用途無法保障。
“保本”誘資
阜興系私募機構的推廣方式十分“清奇”,不僅運用了盲打電話、盲發短信的方式,還采取了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傳播方式進行推廣。
為了向不特定投資者宣傳,部分基金銷售人員在趙卓權、余亮等人的授意下通過盲打電話、盲發短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私募產品。此外,部分基金銷售人員向客戶要求將產品轉介紹給其他親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意隆的公司網站上的“預約評估”欄目、上海郁泰公司網站上的“在線咨詢”欄目未設置必要的合格投資者調查問卷等前期確認程序,供不特定投資者留下聯系方式,上海意隆的銷售人員會聯系這些不特定投資者推介私募產品。
在上海意隆、上海郁泰和上海西尚的公司網站或微信公眾號上會推送宣傳推介材料,例如社會公眾都可以通過上海意隆公司網站的“產品動態”欄目、上海郁泰和上海西尚公司網站的“新聞中心”欄目查看產品信息,不需要注冊登錄或者合格投資者問卷調查等前期程序,上海郁泰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郁泰投資”在2016年6月之前也會推送預發售產品的信息。以上行為實質上構成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宣傳私募產品。上海意隆主要負責前兩類業務,上海意隆和上海郁泰共同負責后兩類業務。
證監會認為,阜興系私募機構還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及最低收益。在產品設計環節,產品推介文件中包含大量保證函、流動性支持函、股份回購等變相承諾保本保收益的內容。備案的160只私募基金產品中,除74只產品因材料不齊導致無法判斷外,剩余86只產品中已查明的存在擔保情況的有68只。
在產品宣傳環節存在誘導性宣傳行為。一方面,阜興系私募機構在官方網站上公開發布關于基金產品如期足額兌付的誘導性宣傳文字,在阜興系私募機構實名注冊的“意隆財富”“郁泰投資”“上海西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頻繁發布多種形式的“完美兌付公告”,這些公告內容無差別地向所有微信公眾號關注者公開。另一方面,阜興系私募機構銷售人員通過微信及口頭承諾等方式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以及承諾最低收益,或者以所有歷史基金產品均“完美兌付”來暗示投資者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的產品都會“完美兌付”。
最后,在產品兌付環節,朱一棟、趙卓權指示阜興集團資金部及上海郁泰完全按照產品預期收益率兌付而未考慮產品的實際盈虧情況。對160只私募基金產品合同中列示的業績比較標準及實際兌付的利息進行分析,除65只產品未涉兌付情況、1只產品因部分資料缺失導致不能分析外,剩余94只產品中,有89只產品實際兌付利率等于或高于合同列示的業績比較標準,僅有5只產品的實際兌付利率略低于合同列示的業績比較標準,但兌付利率也與合同列示的基本一致。
基金“乾坤大挪移”
據披露,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并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共計160只。私募基金產品約定的主要投資領域為合伙企業合伙份額、股權類、債權、項目收益權等。已備案的160只私募基金產品累計募集本金368.45億元。
朱一棟、趙卓權等人安排阜興集團總裁辦和行政部工作人員使用公司員工、親友的身份證注冊大量公司,阜興集團檔案部登記造冊并集中管理公章和證照。朱一棟、趙卓權等人實際控制的關聯企業達365家(包括阜興集團以及已注銷、吊銷的相關公司),其中多為無實際業務的殼公司。阜興系關聯公司的銀行卡、印鑒、網銀U盾等統一由阜興集團保管使用,阜興系私募機構募集資金與阜興集團其它融資渠道資金混同,統一由阜興集團資金部按照朱一棟、趙卓權的指令調撥使用。
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并完成備案的160個產品的約定投向集中于富建集團有限公司等43家阜興系關聯公司的股權、股權收益權、債權、經營收益權及其他資產,涉及金額361.91億元。
證監會查明,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并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募集資金在從托管行轉入約定投向賬戶后,會在短時間內被迅速轉移,多次轉移后募集資金被轉入多個“資金池”賬戶供朱一棟、趙卓權及阜興集團根據需要劃撥使用。具有資金池特征的賬戶主要有24個,占全部資金流水涉及的單位或自然人賬戶數量的4.87%,但資金池的累計資金進出合計達7976億元。
阜興系私募機構發行基金產品募集資金,其中絕大部分產品資金在募集后未按照產品設計投向約定用途使用,而是在轉入約定投資標的賬戶后不久,即通過阜興集團關聯企業或關聯個人賬戶多次過橋后,匯入阜興集團控制的“資金池”賬戶,由朱一棟、趙卓權在阜興集團層面統一調度使用,主要用途包括兌付基金及常州恒琪債權包產品本息、償還財通證券資管產品本息、歸還信托及銀行債務本息、各類資產或股權購買、償付被重組公司債務、二級市場股票操縱、提成獎勵、個人揮霍、日常費用等。
根據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里的數據,已核查的160個基金產品共計募集資金368.45億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核查分析了其中367.97億元的資金流向, 除留存于募資賬戶、投資標的公司賬戶的資金余額外,其余募集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屬于挪用基金財產,挪用金額合計365.6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部分資金被朱一棟等人用于提成獎勵、個人揮霍。用于提成傭金的金額為6.04億元,用于個人揮霍的金額為0.65億元,構成侵占基金財產,侵占金額為6.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