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產品屢登黑榜。
12月4日,時間財經在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發現,因銷售劣藥“安神補腦膠囊”,畢節百原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畢節百原醫藥”)被處罰,銷售標示生產單位為江西南昌桑海制藥廠(下稱“桑海制藥”)。
官網資料顯示,桑海制藥始建于1970年,銷售收入和利稅連續5年平均增長35%,全廠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桑海制藥為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中藥業”)的子公司,后者持股51%,為控股股東。
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畢節百原醫藥分別于2018年8月12日和14日購進安神補腦膠囊400盒與200盒,2019年6月28日,生產單位桑海制藥向畢節百原醫藥送交召回通知書,召回了236盒。7月1日,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畢節百原醫藥送達不合格報告書,該公司于15日前召回16盒。
事實上,江中藥業及其子公司并非首次登上藥品“黑榜”。今年7月5日,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有99家企業存在生產缺陷。其中,江中藥業涉及硬膠囊劑、原料藥(蚓激酶)、糖漿劑、片劑、顆粒劑、口服液等,檢查結果顯示存在11項“一般缺陷”。
對此,江中藥業回應稱,《通報》提及的是2018年5月江西省藥監部門對藥企的例行交叉飛行檢查。而“一般缺陷”主要指檢查中發現記錄填寫錯誤或簽名錯誤、容器無狀態標識等。本次檢查結果為一般缺陷,并已于2018年5月完成整改,對其后續生產經營沒有影響。
另外,江中藥業明星產品“江中健胃消食片”也曾出現過被檢不合格的情況。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17年12月,健胃消食片被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查出不合格,2013年,健胃消食片被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查出不合格。
據了解,江中藥業1999年通過重組江西東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借殼上市,有“江中”、“初元”兩個馳名商標和“楊濟生”、“桑海”兩個江西省著名商標,品牌產品有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江中牌復方草珊瑚含片、初元牌復方氨基酸口服液等。截至2018年底,江中藥業總資產38.17億元,凈資產32.53億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7.55億元,當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7億元。
時間財經就子公司被罰及業績等問題聯系江中藥業方面,截至發稿,尚無回復。
屢登黑榜
近年來,江中藥業相關產品屢登黑榜。據中國醫藥報報道,今年1月31日,原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江西南昌濟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濟生制藥”)生產銷售按劣藥論處的健兒清解液(批號:170519,規格:每瓶裝120ml)作出行政處罰。而在2017年3月8日,原南昌市食藥監局就曾對濟生制藥生產銷售劣藥利巴韋林片作出罰款。
今年1月,江中藥業將濟生制藥納入旗下版圖。1月3日,江中藥業發布關于以現金增資方式取得濟生制藥51%股權的公告。天眼查顯示,江西南昌濟生制藥廠成立于1984年,是以生產中成藥為主的現代化制藥企業。
另外,據中國經濟網報道,2016年10月,廣州市消委會發布的保健食品和營養強化食品比較試驗報告中,江中藥業生產的2批次初元牌氨基酸口服液被檢存不合格情況。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江中藥業明星產品,近年來卻遭遇相關部門及媒體等的多方質疑。除前述兩次被檢不合格外,還曾涉及虛假宣傳。
2012年3月8日,上海工商部門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2012年第一號虛假違法廣告公告。其中,江中藥業子公司江西江中醫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廣告宣稱,“江中牌兒童健胃消食片”的銷量為“每天賣出71萬盒”。經工商部門調查,這一數字與事實嚴重不符,屬于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保健食品業務下滑
江中藥業的“拳頭”產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銷量在逐年下滑。據華夏時報統計,江中健胃消食片在2015年、2016年銷售量分別為2.14億盒、1.96億盒,同比減少19.47%和8.43%。在2017年銷量小幅增長后,2018年銷售量1.81億盒,同比減少8.36%。
對比之下,江中藥業的研發投入則一直趨于低位。據投資者報統計,以2015年至2018年期間的財務情況為例,報告期內,江中藥業的研發投入合計分別為4800萬元、5400萬元、5600萬元、5000萬元,而對應的銷售費用則分別為6億元、5億元、5億元、5億元。
10月25日,江中藥業最新公布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3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2億元,其中,處方藥大增608%。處方藥類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公司本期并購桑海制藥和濟生制藥,合并范圍增加所致
雖然江中藥業三季報呈現增長,但保健食品板塊卻大幅下滑。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保健食品及其他板塊實現收入8472.66萬元,同比減少35.70%;毛利率也同比減少4.4個百分點。今年中報,該業務板塊收入同比下滑了43%之多。
江中藥業稱,保健食品及其他板塊營業收入下降主要系受市場需求影響,銷售不及預期;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產品產量下降引起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增加所致。
資料顯示,江中藥業從2009年開始轉型,因中成藥成本激增飽受壓力,公司開始在保健品領域延伸。2015年,江中藥業在退出醫藥流通業務時強調,會集中資源發展以非處方藥、保健品等業務為主的醫藥工業。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對時間財經表示,權健事件后,市場大環境的變動影響所有擁有保健品業務的企業,江中藥業旗下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不過,從自身發展來看,江中藥業旗下產品老化,難以滿足當前主力消費者需求,市場競爭力不足導致公司保健品業務下滑。
據了解,江中藥業保健品業務主要包括初元和參靈草。初元主要為營養飲品,參靈草為高端滋補保健品,主要成分為西洋參、靈芝、冬蟲夏草(或蟲草菌粉),對應產品為參靈草牌原草液(冬蟲夏草配方)、參靈草牌參靈草口服液(蟲草菌粉配方)。初元和參靈草的功能為增強體質、抗疲勞、增強免疫力等。
在趙衡看來,江中藥業的初元、參靈草產品可能會更受中老年人群的青睞,在保健品市場消費習慣以及主力消費人群不斷變換的情況下,江中藥業還需要不斷更新產品來迎合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