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13日),中國飛鶴正式在港股上市,總算圓了多年的“上市夢”。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中國飛鶴上市首日即破發,開盤價較招股價跌超3%。
據了解,中國飛鶴此次發行價定為7.5港元/股,已經是指導價區間的下限。此前公告顯示,該公司擬公開發行約8.93億股,招股價介于7.5港元/股-10港元/股。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稱,雖然中國飛鶴在內地知名度較高,但環球投資者等對其認識未必太深。考慮到近幾天港股市況逆轉,部分新股通常以下限定價,保薦人亦會這樣建議。“如果破發的話對公司形象或有影響,反之用較低定價給予投資者一定獲利空間,上市首日表現亦更好,可加深投資者印象,有利于未來交易。”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11月13日,中國飛鶴開盤掛7.27港元/股,較招股價下跌3.07%。截至午間收盤,中國飛鶴報7.42港元/股,跌幅為1.07%,總市值約660億港元。
截至午間收盤,中國飛鶴報7.42港元/股。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港股市場共有11家乳制品企業,以11月12日收盤價計算,市值最高的是蒙牛乳業,為1184億港元;其次是澳優,市值為168億港元。也就是說,中國飛鶴將成為港股乳制品行業市值第二大的企業。
據了解,2005年4月,中國飛鶴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又轉至紐交所。2013年6月,中國飛鶴完成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摘牌。2014年、2015年,中國飛鶴對國際業務進行重組,并成立若干香港附屬公司。2017年5月,中國飛鶴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書,但后因收購美國營養品公司VitaminWorld的零售保健業務而擱置。直到今年7月份,中國飛鶴再次沖刺港股,并于11月13日正式掛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飛鶴近些年業績表現亮眼。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國飛鶴分別實現收入37.24億元(人民幣,下同)、58.87億元、103.92億元;實現利潤4.06億元、11.60億元、22.42億元。2019年1-3月,該公司分別實現收入27.56億元、利潤7.71億元。
資料圖 中新經緯閆淑鑫攝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照零售銷售價值計算,2018年,中國飛鶴在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集團中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為15.6%;在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集團中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為7.3%。
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中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中國飛鶴為代表的國產奶粉企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同比下滑11.99%,創下近60年新低。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曾表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勢必會影響到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需求總量。“目前來看,人口因素依然是影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一個關鍵因素。”
高華證券在研報中也提到,考慮到出生人口下降,預計2019年嬰幼兒配方奶粉銷量基本持平、2020年銷量下降2%。
對此,中國飛鶴曾坦言,倘若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持續蕭條,公司或將進行價格調整,并重新評價營銷及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壓力,公司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