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地產商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600185.SH,以下簡稱“格力地產”)的營收主力增添了代建收入一項,在2019上半年為其貢獻了48.25%的業績,超過房地產業務,同時帶來15.16億元的長期應收款(應收漁港工程款)。
格力地產的代建項目主要為珠海洪灣中心漁港。2018年12月,珠海洪灣中心漁港正式開港并由格力地產負責運營。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珠海洪灣中心漁港處于正常運轉當中,現場有不少船只停靠,設有保安亭,還有保安機動巡邏、清潔人員進行打掃工作。正在等候船檢的漁民湯先生告訴記者,漁港的工作人員數量在100至200之間,維持正常運營需要不少的費用支出。
據格力地產此前回復上交所問詢時稱,經審查,洪灣中心漁港移交后的支付金額共計12.94億元,分為7年支付。第一年應支付金額1.85億元已上報珠海市財政局擬從2019年下半年調整預算中安排解決,剩下支付金額的預算數及支付時間將進行調整安排。此外,格力地產表示,公司欠款對象主要為政府部門,信用高。
接手漁港交替
珠海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關于香洲漁港搬遷的通知》,宣布自2019年8月10日起將關閉香洲漁港的漁業功能。
走近珠海洪灣中心漁港,迎面便吹來一陣混著海水咸味與漁貨腥味的海風,放眼望去,有不少船只正在靠岸休息,悉數幾個制冰廠正在作業。據現場保安透露,半夜至凌晨時分,歸來的船只紛紛在這里進行卸貨,呈現一片繁忙景象。
珠海洪灣中心漁港于2018年12月正式開港,由格力地產負責運營。2013年4月,格力地產的子公司珠海格力房產有限公司成為漁港項目的投資建設主體單位,并設立項目公司對漁港進行融資、建設和管理。2014年9月,項目正式動工。
格力地產稱,已建成的漁港可停泊漁船800艘以上,年漁貨卸港量可達8萬噸,并建有漁貨交易中心、冷藏儲冰庫、庇護中心、補給中心等設施。
2017年7月4日,格力地產發布公告稱,下屬全資子公司珠海洪灣中心漁港發展有限公司以約7.57億元的總代價獲得珠海珠國土儲2017-31至36號,共6宗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格力地產表示,上述地塊為洪灣中心漁港的規劃配套用地,后續將建設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綜合園區。
在此之前,香洲漁港是漁民主要的“避風塘”。上世紀60年代,大批漁民從唐家灣遷至香洲漁港,周邊配套基礎設施隨之逐步完善,香洲漁港也成為珠海最具代表的地標之一。然而,因市政規劃需要,香洲港原碼頭岸線被填埋,水產品交易場、冷藏制冰廠、供水供油等基本設施均未配備,水域面積偏小、港池淤積嚴重等問題使其無法原地轉型升級。
在這其中,也不乏格力地產的身影。2014年12月,格力地產負責建設的香洲漁港改造工程正式開工。據格力地產介紹,香洲漁港搬遷后,該區域將建成以珠海歌劇院為視覺核心的新香洲港,在南段建造新月橋、西段建造旅游棧道,配合“一院二館(珠海歌劇院、珠海市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以濱海藝術景觀建設為中心,打造城市新名片。
2019年7月10日,珠海市農業農村局發布《關于香洲漁港搬遷的通知》,宣布自2019年8月10日起將關閉香洲漁港的漁業功能,停泊在香洲漁港的漁船應于8月10日前分流至洪灣中心漁港及其他漁港。
湯先生告訴記者,香洲港的漁船搬遷已完成。洪灣中心漁港一天之內來來往往的船只約有幾百條,遇上臺風等天氣不佳時會有1000多條船只在此處避風。
記者留意到,洪灣中心漁港已有多個海鮮夜宵檔口,而湯先生也對記者表示開發商將會在漁港周邊建造商用樓盤,之后或會開設餐廳、商鋪等。漁港毗鄰珠海橫琴長隆海洋王國、珠海機場和拱北口岸,在記者走訪當日,亦有不少游客前往漁港游覽參觀。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指出,地產企業在布局海洋經濟產業方面分為3個發展階段,前期以參與相關產業為主、中期建設相關配套設施、后期投資建設住宅項目,形成產業融合。“布局此類綜合性開發項目會給地產企業本身帶來收益,同時也是其多元化轉型的方向。”張宏偉對記者補充道。
資金回收周期長
格力地產近年應收賬款的主要欠款單位為政府部門。
在開啟房地產業務后不久,格力地產便圍繞珠海,走上多產業布局之路。
2009年,格力地產啟動建設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項目,確立口岸經濟產業。2018年,格力地產完成對項目及相關配套措施的建設,通過獲取廣告經營權等多種方式參與珠海口岸運營。
格力地產公告稱,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32億元,同比增長88.69%;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近3成,主要由房地產及代建收入增長所致,但并無具體數據披露。
2019年上半年,海洋經濟板塊的營業收入為13.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654.47%,占比近50%,營收規模超過房產板塊(13.06億元)。其中,代建工程一項的營業收入為12.88億元,房地產收入為12.55億元。
然而,在2018年財報中,格力地產披露代建工程的毛利率僅為3.56%,且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長期應收款為15.26億元,較上期期末上升13.03億元,漲幅為583.5%,就漁港代建工程一項,便為其帶來15.16億元的長期應收款。
格力地產表示,公司在項目已完成移交、可回收金額確定的情況下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于2018年度確認相關收入5.06億元(含稅),于2019上半年確認營業收入12.798億元(含稅)。
其中,于2018年度確認收入的5.06億元(含稅),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收到款項3.23億元,余額1.83億元,公司已經向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提交請款申請,正在審批中,預計于2019年四季度回款。
此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格力地產3年以上應收賬款中最大的一筆為應收珠海市交通局244萬元,因未辦理最終結算,政府暫未支付該款項給格力地產,公司已按會計政策計提了50%的壞賬準備。
格力地產表示,公司近年應收賬款周轉較快,且主要欠款單位為政府部門,信用高,有關款項應不存在重大回收風險。針對記者所提問的當前回款的最新進度,格力地產并未作出明確答復,表示以公告為準。
記者注意到,2016至2018年,格力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連年為負,分別為-12.35億元、-21.02億元和-12.17億元。2019年三季度末有所好轉,格力地產表示系銷售回款增加所致,而同期投資活動現金流金額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凈額均為負。
房地產作為支撐格力地產業績的另一主力,在2017和2018年再次出現營收負增長情況。在2019年之前,房地產業務常年為格力地產貢獻著絕大多數的業績,盡管其營收規模一直未能突破35億元。
一直以來,規模似乎并非格力地產的主要追求之一,因而在2019年上半年為其帶來預收賬款占存貨余額僅為4.82%,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結果。
格力地產第三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公司短期資金缺口為119.7億元。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格力地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28.98億元,凈資產為79.25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3.3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12月以來,格力地產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進行4次股權回購,累計回購1.86萬股,占總股本9.05%,總支付金額超過9億元。
回購而來的股票除了用以轉換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格力地產還計劃將其用于推動企業內部的員工持股計劃,但9月5日,格力地產公告稱,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終止。對于后續是否會繼續推進新的員工持股計劃,截至發稿,格力地產未對記者作出答復。
2017年至今,格力地產的股東人數持續下降,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公司股東人數為38994,該數據在2017年底為5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