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豬瘟等多因素的影響,今年豬肉價格持續“飛漲”。據中國網財經統計,10月以來豬肉一天一個價格,22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價格接近25元/斤,已經是年初價格的3.5倍。
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暢帥帥 攝)
“二師兄”成部委發布會“老生常談”
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已成為發改委、統計局等部委發布會的“老生常談”。據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僅在9月,國家就10余次出手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連開3場高級別會議,七大部委在文件及發布會上提及有關生豬生產、豬肉價格等表述多達400余次。
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CPI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3%,漲幅均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袁達在三季度發布會上指出,從內部構成看,9月CPI上漲的結構性特征依然明顯,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豬肉及其替代品價格明顯上漲,帶動整體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2%,影響CPI上漲約2.2個百分點。
北京新發地市場數據顯示,10月白條豬批發價一天一價。其中,瘦肉價格從10月1日的16.5元/斤到10月22日的24.75元/斤,上漲了8.25元;同期肥肉上漲了7元。
數據來源:新發地市場
另據中國網財經梳理,年初以來,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瘦)批發價從7元漲到了24.75元,上漲了約3.5倍。新發地分析師指出,近期,白條豬日均上市量呈現出逐月快速下降的態勢。7月,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曾經達到近5年同期的最高點,9月下降到近5年同期的最低點。
數據來源:新發地市場
新發地分析師表示,由于毛豬價格同比漲幅明顯,白條豬批發均價在8月下旬以后連續創下了新高,對消費的抑制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反映,企事業單位食堂從市場的采購、訂貨的數量下降了約30%左右,居民消費個體的購買量下降也接近30%。
替代品橫空出世 人造肉餅價格是豬肉6倍
這邊豬肉大漲網民紛紛呼喊“吃不起”,那邊人造肉“橫空出世”。
10月11日,金字火腿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植物肉餅。該產品由金字火腿與美國杜邦公司合作生產,以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正常售價為118元4片,是市場上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的4倍,雙十一期間活動價為105元。
據查,目前在電商平臺上,100g真肉餅的價格集中在10-20元之間,金字火腿預售的人造肉餅價格相較真肉餅貴了幾乎一倍。
圖片來源:天貓
圖片來源:天貓
“肉餅”為什么這么貴?金字火腿董事會秘書王啟輝表示,前期是根據成本和市場做一個初步的定價,后期規模上去了,價格將有很大的變動空間。
人造肉真的能成為豬肉的替代品嗎?興業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陳嬌表示,人造肉不符合國人的消費習慣,中國肉制品消費市場的70%都是熱鮮肉和冷凍肉,而人造肉主要包括肉排、香腸、肉丸等冷鮮肉,中國消費者的接受度較低。網友也紛紛表示,目前人造肉餅價格確實比較貴。
人造肉也吃不起,那“真肉”還會繼續漲下去嗎?新發地分析師表示,進入9月以后,東三省地區毛豬的產能已經開始恢復,對緩解后期豬肉供應偏緊的狀況是有所助益的,肉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
“盡管后期肉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但是短時間內肉價也不具備進入實質性下降的空間,因為毛豬產能還沒有進入回升階段,后期的價格仍然會繼續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新發地分析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