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原銀行近1.18億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以2.23億元人民幣拍賣成功,即以1.89元/股價格成交。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tǒng)計,中原銀行今年股權累計已經被拍賣81次,流拍30次,而此次拍賣是該行今年以來最大一筆股權司法拍賣。業(yè)內人士認為,該行股權頻繁流拍,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其未來發(fā)展前景的信心不足。
今年股權累計拍賣81次 流拍30次
公開資料顯示,中原銀行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商業(yè)銀行,總部設在省會鄭州市。目前,中原銀行下轄18家分行和3家直屬支行,共有營業(yè)網點460家;2017年7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今日,中原銀行這場股權拍賣吸引了2429次圍觀,司法拍賣平臺顯示,拍賣標的是山西鑫源兄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鑫源集團”)持有的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約1.18億股股權,起拍價格為2.23億元人民幣。
中原銀行股權在阿里司法平臺上被拍賣 來源:淘寶網
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執(zhí)行裁定書顯示,鑫源集團等被告因與山西運城農商行發(fā)生借款合同糾紛,法院責令鑫源集團等給付山西運城農商行2億元及利息,但鑫源集團并未履行,因此,法院凍結了鑫源集團所持中原銀行1.18億股股權,并執(zhí)行拍賣。
截至9日上午10時,僅有1人報名并出價,所出價格與起拍價持平,最終上述案件的原告方山西運城農商行以2.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競拍成功,即每股1.89元人民幣。今日,中原銀行港股收盤價格報1.17港元/股(折合人民幣1.098元/股),上述價格高于二級市場價格。不過,與中原銀行每股2.45港元的發(fā)行價相比,這次成交價仍然較低。
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0月8日,中原銀行的股權累計已經被拍賣81次,其中約30次流拍或拍賣失敗,個別掛牌了一個月也無人問津。
對于股權流拍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認為,拍賣定價過高或是流拍的主要原因,而且司法拍賣的股權小而散,只有分紅權和投票權,并且此類中小銀行股權流動性較差。此外,目前監(jiān)管部門對銀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加大,中原銀行等中小銀行所面對的經營壓力更大,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自然更青睞相對安全的資產。
旗下消金平臺遭到監(jiān)管罰款
近日,銀保監(jiān)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豫銀保監(jiān)罰決字〔2019〕9號)顯示,河南中原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被河南銀保監(jiān)局罰款30萬元,主要違法違規(guī)事實是貸后管理不盡職,信貸資金違規(guī)流入證券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中原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是我國24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中原銀行是中原消費金融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約78%。
中原銀行在半年報中披露了中原消費金融2019上半年的業(yè)績。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放款達到350.91億元,貸款余額(不含應計利息)98.80億元,同比上年同期的56.21億元增長75.77%,較2018年末增長11.86%;累計放款突破812.23萬筆;累計服務客戶325.84萬人。不過,上述業(yè)績并未披露其凈利潤以及不良貸款率等數據。
另據中原銀行2018年年報披露,從2016年12月30日開業(yè)到2018年底,中原消費金融兩年累計放款237億元,貸款余額(不含應計利息)6.54億元,累計放款突破569萬筆,客戶超204萬。
對比不難發(fā)現,中原消費金融在半年內貸款余額從6.54億元猛增至98.8億元,增速超15倍,但在業(yè)績高漲的背后,也暗藏隱憂。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某投訴平臺上看到,用戶投訴中原消費金融存在暴力催收,并且為“714高炮”網貸雅思蘭貸、螞蟻上樹導流等問題。
用戶楊先生投訴稱,自己在中原消費金融APP的推薦下,下載了貸款平臺雅思蘭貸。在填寫資料后發(fā)現,雅思蘭貸的利息過高,借款2500元實際僅到賬1600元,并且歸還期限6天。楊先生認為這屬于典型的“714”高炮,并收取砍頭息,所以沒有進行后續(xù)借款服務。不料,雅思蘭貸竟強制打款到其賬戶中,并要求在6天內還清。一位財務分析師告知中新經緯客戶端,其貸款利息約高達3400%。
中原消費金融APP上雅思蘭貸推廣入口 來源:聚投訴
另一名用戶“安徒生的海啊”也遭遇類似經歷。該用戶投訴稱,在中原消費金融推薦的貸款平臺螞蟻上樹只是看了看額度,就顯示下款了2500元,同樣實際到賬1600元,要求6天還清。
資產質量存壓力
此外,根據中原銀行近期發(fā)出的半年報來看,中原銀行的資產質量也不容樂觀。
中原銀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實現營業(yè)收入人民幣96.58億元,同比增加27.4%;實現撥備前利潤人民幣63.26億元,同比增加34.4%;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745億元,同比增長12%。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6月末,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2.3%,較上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而在上市前的2014年至2016年,中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2%、1.95%和1.86%,與此前相比,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出現反彈。
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49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在半年報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數據中,甘肅銀行、鄭州銀行和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居于前三,分別為2.97%、2.39%和2.3%。
中報顯示,中原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67.0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5.0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類不良貸款余額約50.2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5億元,不良率較上年末上升約0.08個百分點至3.65%。中原銀行表示,公司不良貸款增加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度執(zhí)行更加審慎的五級分類標準,且授信客戶以中小企業(yè)為主,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經營困難導致還款能力減弱。
另據中報披露,2019年上半年,中原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56.05%,與2018年末基本持平。而銀保監(jiān)會最新數據顯示,7月末,商業(yè)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8.1%。對比不難發(fā)現,中原銀行低于行業(yè)均值。
“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持續(xù)走高,是吞噬其利潤,以及導致撥備覆蓋率持續(xù)走低的主要原因。”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說。
資本充足率方面,中原銀行因計大規(guī)模提資產減值損失而導致資本充足率僅13.94%,也低于銀保監(jiān)會7月末公布的14.12%行業(yè)均值。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中原銀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68.5億,2019年中報計提37億元。此外,中原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16%、9.21%,雖符合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要求,但較上年末分別下滑了0.33個百分點和0.23個百分點。
丁臻宇認為,過高的不良貸款率以及管理方面的松懈,已經成為中原銀行發(fā)展的枳楛。近期中原銀行旗下消費金融公司信貸資金違規(guī)流入證券市場而遭到處罰。中原銀行想走上正軌,或可考慮再融資計劃。
中原銀行周K線走勢圖 來源:wind
對于中原銀行的經營表現,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也已經用腳投票。中原銀行在港上市首日險些破發(fā),上市兩年來,該行股價不斷下跌。10月9日,中原銀行收盤價僅1.16港元/股,與2.45港元/股的發(fā)行價相比,股價跌幅52.65%,已經腰斬。
對于股權頻繁被拍賣且流拍的原因,以及拍賣后股東易主是否會對其經營造成影響?中原消費金融為“714高炮”平臺導流是否涉嫌違規(guī)?中原銀行未來將如何降低不良貸款率?又將如何重振投資者的信心?中新經緯客戶端對中原銀行發(fā)去采訪提綱,截至發(fā)稿均為獲得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