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63年歷史的海正藥業(600267.SH)正在靠賣資產艱難“渡劫”。
前晚,海正藥業公告稱,此前掛牌轉讓的杭州一處辦公樓以2.9億元成交。
今年以來,海正藥業已相繼出售位于北京、上海等閑置房產。除了出售房產,公司還出售了部分子公司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年內,公司至少甩賣了34億資產。
海正藥業密集出售資產源于其巨額債務壓頂。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債務高達105.51億元,其中一年內需償還的短期債務68.6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07億元,而賬面貨幣資金只有13.1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9億元。
不僅僅是債務壓力,海正藥業還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2015年至2018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連續四年虧損,今年上半年勉強扭虧。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海正藥業營業收入56.66億元,同比增長6.27%,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5262.65萬元,同比增長254.51%。
然而,今年上半年的扭虧也不是公司真實盈利能力反映,而是靠壓縮費用所致。
今年上半年,海正藥業的研發支出為1.93億元,去年同期為4.49億元,壓減了2.56億元。此外,去年計提的應收款及存貨減值準備今年上半年轉回0.56億元。僅此兩項,變相調節利潤3.12億元。
二級市場上,海正藥業走勢不佳。昨日,其收報9.64元/股,較去年同期的12.69元/股下跌了24.03%。
上半年靠利潤調節扭虧
巨虧之后,海正藥業表面上成功扭虧為盈,實則靠的是利潤調節。
今年上半年,海正藥業實現營業收入56.66億元,去年同期為53.31億元,同比增長了6.27%。其中,二季度營業收入28.68億元,同比增長14.28%。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公司營業收入連續四個季度下降,直到今年二季度才終止。
上半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5262.6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484.50萬元大增254.51%。其中,一二季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3173.14萬元、2089.51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542.41萬元、—1996.31萬元。
二季度營業收入增長、凈利潤反而下降,且扣非凈利潤為虧損,這些現象說明,上半年凈利潤大幅增長,并非是公司真實盈利能力體現。
上半年,海正藥業的毛利率為46.07%,比去年同期的38.30%上升了7.77個百分點,而凈利率僅為4.01%,比去年同期的4.55%還下降了0.54個百分點。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海正藥業之所以能夠扭虧為盈,靠的是利潤調節。
對利潤調節貢獻最大的研發投入。去年上半年,海正藥業的研發投入為4.49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1.93億元,一下子減少了2.56億元,減少幅度高達57.02%。
此外,海正藥業還存在通過資產減值進行利潤調節的行為。
去年,海正藥業巨虧4.92億元,其中資產減值1.64億元。今年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0.23億元、—0.33億元。具體為,應收賬款壞賬損失—3044.60萬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損失—284.06萬元、存貨跌價損失—2345.64萬元。這些轉回的資產均為去年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綜上所述,通過對去年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轉回、大幅壓減研發投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海正藥業調增利潤3.12億元。即便不考慮壓縮的研發投入這一項,僅資產減值轉回,也有0.56億元,超過上半年的凈利潤。
貨幣資金銳減9億流動性不足
不僅僅經營承壓,海正藥業的債務壓力更大。目前,其債務高達百億。
今年上半年,海正藥業經營現金流凈額為4.1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36億元由少許減少。
其實,海正藥業的流動性已經告急。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為13.10億元,去年同期為21.10億元,同比銳減9億元,也較年初的18.95億元減少5.85億元。
債務方面,截至6月末,其短期借款57.5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1.13億元增加6.43億元,較年初的56.83億元也微增0.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1.06億元,去年同期為4.42億元,同比增加6.60億元。短期債務合計為68.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07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貨幣資金減少9億元,短期債務增加13.07億元,一減一加,償債壓力可想而知。
此外,截至6月末,公司還有長期債務36.89億元。加上短期債務,海正藥業的債務合計達105.51億元。短期債務占債務總額的比例為65.04%,占比明顯偏高,有待優化。
近年來,海正藥業負債不斷增長。2015年,海正藥業的負債總額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10.09億元,2016年至2018年分別為127.19億元、137.61億元、144.75億元,逐年增長。
巨額債務產生的費用不菲。2015年至2018年,公司財務費用分別為1.91億元、2.64億元、3.10億元、4.07億元,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其財務費用為2.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3億元增加0.84億元,增幅達54.90%。巨額財務費用吞噬了公司不少利潤,這也是公司凈利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與之相關的是,海正藥業的資產負債居高不下,2016年,其首次超過60%,為61.27%。2017年、2018年為63.60%、66.24%,今年上半年為65.88%,雖略有下降,但仍處高位。這一負債率水平,在A股220家醫藥制造業中,位居第9位。
值得一提的是,海正藥業還存在巨額對外對外擔保。
半年報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30日,公司的對外擔保余額為52.29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84.56%。
頻頻甩賣資產“渡劫”
經營業績不佳、償債壓力大,海正藥業走上了甩賣資產渡難關之路。
9月25日晚,海正藥業發布關于控股子公司房產公開掛牌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今年8月26日,公司委托臺州市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臺交所)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杭州富陽鹿山街道江波街169號辦公樓。9月25日,臺交所確認,浙江金豪置業有限公司成功摘牌,成交金額2.90億元。
這不是海正藥業今年首次出售房產。
早在今年3月,海正藥業曾公告稱,擬以9226.16萬元的價格處置位于北京、上海、杭州、椒江四處閑置房產。彼時,公司的解釋為,主要為盤活資產,提高運營效率。
如果上述房產按計劃處置完畢,海正藥業將至少回流資金3.82億元。
除了出售房產,海正藥業還出售股權。今年5月,公司公告稱,擬以評估值1.38億元轉讓參股浙江導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20.24%的股權。
備受關注的還有其控股子公司海正博銳增資擴股及老股轉讓,交易高達38.80億元,其中增資款10億元,股權轉讓款28.80億元。通過增資擴股,海正藥業轉讓了海正博銳控股權,不僅回流資金高達28.80元,還預計可產生12.70億元投資收益。
海正藥業還出售孔雀。今年9月,市場熱議,海正藥業向內部員工出售23只孔雀,售價為15640元。
根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通過上述甩賣資產,海正藥業將回流資金34億元。
甩賣資產渡劫之后,如何渡過經營困境,將是海正藥業急需面臨的現實問題。下一步,海正藥業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