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后基金分紅驟然“井噴”,連續三日公告分紅基金數量超過15只,除了數量外,多只基金甚至出現大比例分紅。
中秋節后基金分紅井噴
中秋節前股市持續反彈,滬指再次站上2900點,同時受降準和債市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等因素影響,股債雙牛格局逐漸形成,不少基金在在達到分紅條件后快速分紅,其中包括多只偏股型基金和指數基金。
巨靈資訊顯示,中秋節后的三個交易日分別有16只、18只、16只(A/B/C類份額合并計算)基金發布分紅公告,三個交易日合計有50只基金分紅,單日公告分紅基金數量是此前兩倍多。
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基金分紅主力品種依然是債券基金,但偏股混合型基金分紅頻率明顯增加。僅9月18日便有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發布分紅公告,17日有三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公告分紅,16日共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公告分紅。此外,9月16日當天共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除息。
其中有多只偏股基金現大比例分紅。9月18日除息的大成優選混合(LOF)每10分派發紅利5元,是今年第二大方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僅次于今年6月每10份派發紅利6.6元的華夏大盤精選。此外,長信內需成長混合當日每10份派息同樣超1元,西部利得景瑞每10分派息0.95元。
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指數基金也開始加入分紅隊伍。富國滬深300 指數增強、富國中證500指數增強分別在9月16日與9月17日公告分紅,此前指數基金分紅極其少見。
8月初以來,國內股市開啟反彈行情,滬指在9月初站穩2900點,不少偏股混合型基金均取得不說短期收益,不少偏股混合型基金選擇獲利后分紅,提升用戶投資體驗。
數據顯示,截至9月17日,共有25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近一個月凈值漲幅超10%,諾安基金旗下兩只混合型基金近一個月凈值漲幅已超30%。此外,有32只被動指數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近一個月凈值漲幅超20%,近一個月僅3只指數型基金業績為負。
在反彈行情中,指數基金更愿意分紅。指數基金持有的股票也會有分紅,這部分收入用來分紅并不會降低基金倉位,此外,指數增強基金除跟蹤指數,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帶來的額外收入也可以用作分紅。
年內基金分紅超700億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今年1303只基金合計分紅2074次,合計分紅金額746.94億元,而8月18日之前基金分紅金額605.24億元,近一個月基金分紅金額高達141.70億元,分紅金額遠高于今年過去8個月,近一個月基金分紅金額占今年年初以來總分紅金額的18.94%之多。
另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1323只基金累計分紅2365次,全年合計分紅金額1054.20億元,而截至今年9月18日,今年以來基金分紅金額已達去年全年的70%。
但詳細來看,今年分紅基金的數量已與去年全年持平,分紅次數也已大去年全年的近九成之多,但分紅金額卻只有去年全年的七成,可見今年基金分紅平均額度不及去年,其中上半年各項分紅數據表現的尤為明顯。
而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份額金額與去年上半年相當,但結構差異極大,與市場行情緊密相關。
去年股市行情低迷直接連累新基金發行,為推進新基金發行及持續營銷,分紅成為一個重要手段,去年上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累計分紅金額多達163.0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股市持續向好,資金自動流入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分紅金額僅95.61億元,僅為去年同期的六成。
而債券基金則不同。去年在債券市場的一波小牛行情下,債券基金尤其是短債基金收益普遍較好。此外,今年上半年受權益市場影響,二級債基整體表現較好,但受債券違約潮、隔夜回購利率持續歷史低位等多因素影響,債券基金整體收益不及去年,為保證基金持續營銷及新發債券基金順利成立,債券基金分紅動力更足。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債券基金分紅金額高達460.33億元,占今年上半年全部基金分紅額度的近八成之多。而去年上半年債券基金分紅額度232.38億元,債券基金今年上半年分紅額度是去年上半年的兩倍之多。